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重点(下学期) 一.40年代文学思潮 1.国统区文学分为三个阶段 ①    抗战初期(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1938年10月) 整个国统区文学的基调表现为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救亡”压倒了一切,文学活动转向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轴心。文学观念获得空前的统一,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不同程度在为抗战服务。从文体上看,首先,战前并不发达的报告文学和通讯此时成了最热门的体裁;其次,是诗歌朝广场艺术的方向发展;再次,是各种大众化的小型轻便的文艺形式在文坛唱了主角。此时,文学获得了战斗性与时代性,但多样化、个性化色彩有所淡化。 ②    抗战中期(1938年10月武汉失守~1944年9月) 1941年皖南事变后,民族情绪转为沉郁苦闷,作家开始了更加深刻的思索,文学的艺术表现也开始追求其应有的丰富性、复杂性与深刻性。 新的文学风貌:冷峻苦涩的喜剧感 文学品格:沉郁、凝重而博大的风采 文学形式: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与抒情诗 ③    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年9月~1949年9月) 文学的主题与题材集中于两个领域:一是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的否定,二是知识分子在新时代到来之前的自我内省与历史总结。 文学风格:紧张、愤激、嘲谑和痛苦,希望、期待、焦躁与不安,从而呈现出繁复的音响。 讽刺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色调,现代文学的喜剧品格得到长足发展。 2.沦陷区文学     华北沦陷区以北平为中心,敌伪刊物作品中为小摆设。40年代初出现了“新近作家”群。另外新诗艺术的探索富有成效。     上海“孤岛”在抗战前,由于英法租借的特殊环境,进步文艺活动相当活跃,随着政治环境恶化,沦陷初期,爱国作家们保持沉默,稍后与通俗文学作家达成默契,并适当吸收通俗文学的特长,出现了个性风格的作家,如张爱玲、苏青等。     东北的新文学渐渐复苏,包括抗日反满文学在内。另两派其一为艺术而艺术倾向,另一派提倡乡土文学:坚持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 沦陷区文学的特色:雅文学和俗文学两大文学潮流由绝对对立,到相互理解与接近的趋向。 3.解放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产生的前提:政治上翻身的农民提出了文化翻身的历史要求。 创作的基调:明朗、素朴 创作主题:对新社会新制度的赞美以及对人民群众斗争生活的热情描绘。 文学主角:普通的农民、士兵、干部,翻身解放了的“新人”。 文学题材:集中于写民族斗争、阶级斗争和劳动生产。 文学特色:现实性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表现的是新的生活形态风貌,是文学史独有的;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自觉探索。作家作品: ○张爱玲《传奇》之作品点评----- 《沉香屑、第一炉香》:葛薇龙——爱玲的影子及对人生的女子命运的思考,表面热闹下掩藏着人情的荒凉。 《茉莉香片》:一个寻找父亲的故事。聂传庆——张子静(爱玲之弟)的背影------“抑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日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聂传庆就是她遗留在屏风上的一只小白鸟,他没有选择的自由。” 《花凋》:川嫦生病以及不管她死活的父母。整个自身意识就是痛苦,《花凋》写完张爱玲就算为她的家族虚礼假情写完了墓志铭;就算消弱了从出生到青春期与家中的一切纠葛。 《金锁记》:曹七巧,一篇写女人的小说,称之为“女性情欲的研究”,将一种女性的心理渲染到令人战栗的程度。注:七巧人物分析(身世、为人、结局 《鸿鸾禧》:邱玉清—一个把“嫁人”看得极其隆重的老处女。繁华掩盖不住的冷漠与陈旧,无奈,粗俗热情之下的淡泊。 《倾城之恋》:白流苏和范柳原  初识→厮磨→深处→入境。 张爱玲的艺术——“创新”与“袭旧” 张爱玲的小说成就或特征可用四个字概括:新、旧、雅、俗 a.新:指小说的新体式 指小说艺术技巧的创新;西方现代小说意象、象征、心理分析手法的使用。 b.旧:指小说叙述的内容陈旧:“遗老遗少和小资产阶级,全部为男女问题这恶梦所苦,恶梦中是淫雨连绵的秋天,潮腻腻的、灰暗、肮脏、窒息与腐烂的气味,像是病人临终的房间。” 指小说安排情节、结构,塑造人物承传了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手法与韵味。 c.雅:指小说的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表现出的典雅风格 d.俗:指张爱玲的小说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结论:张爱玲以她那神来之笔在新旧雅俗间游刃有余,既有层出不穷的创新,又有不厌其烦的袭旧,创造出一种新旧交织、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鲜明夺目的意象:1.象征女性沉浮的月亮:这些月亮往往以人物的心理为依托,不同的月亮的表现暗示着不同女性的心理与命运的沉浮。 2.《倾城之恋》中浅水湾畔的野火花与墙以具体的意象象征抽象的意象 3.以通感的方式将声音、气味、色彩、触觉贯通,糅合,剥离,使意象新奇,富有弹性,将具象意义与抽象意义自由转换、穿插,使意象的情感色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