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思想解放的潮流.ppt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王健 2011.3.31 专题概要 面对民族危亡,中国近代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力图挽救民族危机,开始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中国的出路,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从地主阶级统治到新兴的资产阶级都进行了探索。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将之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 2011年高考大纲要求 分析解读 * 维新思想 * 新文化运动 *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 * 结合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特点,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及其发展过程所处的历史背景; * 结合当时世界形势特点,了解世界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 分析、理解近代中国每个历史阶段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明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一个不断深化与进步的过程。 考点聚焦 两 年 考 情 年份 考查内容 试卷、题号、题型、分值 2009年 梁启超思想宣传的内容 天津文综、4、 选择 、4分 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广东单科、6、选择、3分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广东单科、8、选择、3分 孔子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作用 浙江文综、18、选择 4分 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 辽宁宁夏、32、选择、4 梁启超与陈独秀的新思想 浙江文综、38、非选择、26分 2010年 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江苏单科、 7、选择 3分 陈独秀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出发点 江苏单科、8、选择、3分 上海文综、31、非选择、3分 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产生背景、主要观点 北京文综、15、选择、4分 重庆文综、16、选择、4分 全国文综一,37、12、非选择、1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 福建文综、16、选择、4分 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思想 北京文综、16、选择、4分 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目的 广东文综、38、非选择、8分 1.(2009 浙江文综、18、4分)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在: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贄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C 视角一、调动和运用知识 命题视角 2、(2010江苏单科、8、3分)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D 命题视角 视角二、获取和解读信息 3、 2010重庆文综,16,4分 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 D、民主革命派 B 4、(2008年江苏单科7,3分) 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洪仁玕 D.严复 D 5、(2009山东文综,27,11分,节选) 材料三 表3 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 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3)(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 (3)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 命题视角 视角三、关注新史观 6、(2010福建文综,16,4分) 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图6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命题视角 视角四、阐释历史问题 7、(2010广东文综,38 , 8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通常有三步: *首先从题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是回扣所学知识印证题干要求; *最后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筛选最佳选项。 解题技巧 非选择题的解题分三步: 一读二想三答。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