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教案--必修1 中国古代政治史 教案.docVIP

精编教案--必修1 中国古代政治史 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班学科优化学案 辅导科目 历史 就读年级 高三 教师姓名 章宝华 课 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8月2日 教 学 目 标 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我 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进步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 国古代从秦到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中,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对中国 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转变;君主专制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1)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2分) 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4分) (4)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2分) (5)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6分) 例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 职官志》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明清两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国家政事的?(4分) (2)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6分) (3)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4分) 一、选择题 1.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为宋景公所灭 D.郡县制 4.以下与右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进入中原政权版图有关的是 A.开凿灵渠,平定岭南 B.修筑“自九原抵甘泉”的直道 C.开辟“五尺道”,并在当地任命官吏 D.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对该地区进行管辖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 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 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 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6.唐太宗在位时废太子,立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并传位于他(即后来的唐高宗);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对这种做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对王位世袭制的补充 B.违背了宗法制度 C.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D.破坏了世官制度 7.《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8.“……(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gc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