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菜用马铃薯中薯3号不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稿件).doc

优质菜用马铃薯中薯3号不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稿件).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福建省种植马铃薯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属于中国南方冬作区,发展冬种马铃薯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近年来,随着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种植马铃薯效益的不断提高,全省种植马铃薯的面积正在逐年增加,马铃薯在春粮作物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马铃薯用途从传统的粮菜兼用向休闲食品、工业淀粉、生物医药等多用途的转变,对马铃薯的需求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水资源短缺压力日益增加、大宗粮食作物比较效益降低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大力发展马铃薯生产,对保障中国粮食和食物安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在搜集和查阅有关资料后,通过调查研究,收集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引进系列国内外马铃薯品种进行特征特性的观察,筛选出适宜福建省冬种的马铃薯品种,进而对该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施肥水平、不同密度等关键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福建省冬种马铃薯最佳种植模式及农艺措施,旨在指导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 论文第一章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分析了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生产的5条对策:加快专用优良马铃薯新品种引育、筛选与示范推广,做好优质脱毒种薯生产、调运、推广,推行连片规模种植、提高市场竞争力,研究推广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建立多渠道市场营销体系。 第二章福建省冬种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作者根据福建省马铃薯生产品种单一、老化,不能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的形势要求,以引进省内外科研单位新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等7个品种为材料,2005-2006连续两年在福建省内不同生态区7个点进行三重复比较试验,经统计分析,不同品种产量差异显著。中薯3号丰产性好,闽薯1号丰产性较好,且综合性状都较好,适宜福建省做菜用品种种植,特别是中薯3号,是目前可作为菜用马铃薯种植的首选品种;坝58丰产性好,干物率高,还原糖含量低,薯型圆形,适宜作为薯片加工型品种种植。 第三章优质菜用马铃薯中薯3号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试验研究。作者根据福建省各地马铃薯栽培模式、种植密度差异较大,造成福建省冬种马铃薯整体产量水平低的原因,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选择稻草包心稻草、盖膜、盖草、常规等4种种植方式为主区(A),亩种植密度3500株、4000株、4500株、5000株等4种种植密度为副区(B),2008年冬季在福州对优质菜用马铃薯中薯3号不同栽培模式与密度试验进行4重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产量、品质等都有一定影响。生育期长短依次是常规、盖草、稻草包心、地膜覆盖;四种种植模式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稻草包心产量最高,平均亩产达2730.31kg,盖草产量第二,平均亩产2520.11 kg,盖膜产量第三,平均亩产量2299.59 kg,常规产量最低,平均亩产仅为2014.24 kg/;不同种植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每亩3500-5000株的范围内,种植密度越大,产量越高。亩密度为5000株时,产量最高,平均亩产达2760.5kg,亩密度为3500株时,平均亩产仅为2055.5kg;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块茎的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钙含量、可溶性还原糖等品质营养成分影响较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大中薯率高低依次是稻草包心、盖草、常规、盖膜;裂薯率高低依次是盖草、盖膜、稻草包心、常规;绿薯率高低依次是盖膜、常规、盖草、稻草包心。综合考虑各因素,南方冬种马铃薯最佳种植模式宜采用稻草包心、亩密度以4500-5000株较为适宜。 第四章冬种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作者针对目前福建省马铃薯生产上存在的种植密度偏低、氮肥施用过量、忽视钾肥等问题,2008年冬季,在福建马铃薯主产区龙海,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及不同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施用量对优质菜用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种植密度、N肥、K肥、P肥。经计算机上模拟寻优,获得了该品种高产栽培数学模型。亩产高于2388.85kg的优良组合方案215套,其95%的置信区域是:亩种植密度4683~4829株,亩施尿素23.319~25.659kg、过磷酸钙30.787~37.213kg、硫酸钾36.704~41.44kg;农艺措施中心值是:亩种植密度4756株,亩施尿素24.489kg、过磷酸钙34kg、硫酸钾39.072kg; N、P、K比例为1:0.362186:1.73423。 关键词:福建省;冬种马铃薯;筛选试验;栽培模式:农艺措施 第三章 优质菜用马铃薯中薯3号不同种植模式试验研究 中国马铃薯生产普遍存在着耕作和管理粗放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