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案 可怜天下父母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教案 可怜天下父母心.doc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天我想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如何教育孩子,这个话题比较大,短短一节课很难讲明白,我只是希望抛出一些观念和做法,引起大家的反思,使大家在课后能够认真对待和继续研究这个话题。 怎样教育孩子是一个千古不变的问题,而当今这个时代的家庭教育现状又如何呢,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有两层意思,一是可爱,就是当今的父母们确实将太多的心血投入到孩子身上,为了孩子可以不吃不喝,为了孩子可以起早贪黑,为了孩子什么苦都愿意承受,这种爱让人感动。但另一层意思就是真的可怜,我们大多父母望子成龙不能建立在正确的观念之上,导致操作不当,不但帮助孩子龙啸九天,反而误导和摧残孩子,使孩子变成可怜虫害人虫我国青少年犯罪社会调查报告近年来,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社会问题。据统计全球少年犯罪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比例最高,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如今,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福建五少年杀死同学勒索20万警方缴获军用手枪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浙江校园暴力升级学生组团买枪对抗黑社会“过错,谁的过错?谁的过错啊……”在许多人看来,“80后”是温室里长大的幸福一代,但调查显示,他们的幸福感却普遍不强。住房、婚恋、竞争压力、父母赡养等,构成了“80后”青年普遍面临的现实枷锁。头上顶着“垮掉的一代”、“叛逆”、“自私”、“脆弱”等负面评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感到迷茫与焦虑。韩寒被视为中国“80后”的代表人物,他坦言,“这个世界已经很现实了,我们把这代人的理想都拴在了房子上,他们很多人的生活已经没有趣味了,只看到房子。越是急,越是买不起房子,房价不停地往上升。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些,无论是谈恋爱还是结婚,都会跟特别现实的社会有关系。那些理想,包括年少时候的梦想,都已经被抛得很远了。我希望可以重拾这些东西。” 第四、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后天看到奥运冠军风光,就会把孩子送去练体育竞技。总之,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 第五、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孩子进入学校之后,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第六、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这似乎是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于是,从帮孩子选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七、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我的试卷被打了95分,仅此而已。 第八、性教育方面,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从很小的时候,很多孩子就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但很多母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捡的!或者还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 看了这些败笔是不是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呢,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呢,下面我想与大家分享三个观点,你或许无法接受,但希望你能慢慢体会。 第一,父母对子女是没有恩情的。讲了这个观点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不正常,是吧?觉得有些稀奇古怪。常言一生难报父母恩,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做父母也是在这样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观念下一生保持着控制孩子的心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