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草书与章草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代草书与章草的关系.doc

汉代草书与章草的关系 作者:李永忠  来源:拙风文化网   摘 要:草书形成于汉代,在章草名称出现之前,人们多用“草书”一词指称汉代草书。章草名称出现后,又往往把章草视为汉代草书的代称,进而演变为“汉代草书就是章草”的结论。事实上,章草只是汉代草书的组成部分,除章草外,汉代草书还包括“一般的汉代草书”。章草与一般的汉代草书在字形来源、字体特征、参与者的身份和适用场合等方面都有明显不同,它们在汉代并行不悖,共同构成了作为整体的汉代草书。所以,汉代草书与章草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关键词:汉代草书;章草;一般的汉代草书   引言   草书有广义、狭义之分,前者较为宽泛,潦草的字迹大概都可以算作草书。本文使用的是狭义的草书概念,指的是“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与隶书和楷书相对应的快写形式,是一种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相并列的形体独特的字体”[1](p.31)。草书形成于汉初(详下),用作字体名称的“草书”一词随后出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汉兴有草书。”又东汉·崔瑗《草势》:“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尽管在具体的时间上草书概念的出现较草书字体的形成要晚一些,但草书的名实关系是清楚的。   草书发展到东晋,出现了一种新体草书,这种草书后来被称为“今草”,但当时还不是这样①,而是沿用以前的名称——草书。新体草书成熟后,人们发现草书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形态系统,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实际使用中的“草书”概念指的究竟是旧体草书还是新体草书。唐·张怀璀《书断》:“魏晋之时,名流君子一概呼为草,惟知音者乃能辨焉。”[2](p.163)说的就是这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有了“章草”②之名,用以指称与新体相对的旧体。既然有了草书和章草两个草书名称,那么区分不同形态的草书想必是比较方便的。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便利,所以章草之名遂沿用下来,直至今日。   但是,在提供了便利的同时,章草之名也引发了新的问题——章草是不是新体草书以外、以前所有的草书?如果把从汉末到东晋初的、向新体过渡的草书也并入新体草书的范畴,那么上述问题也可以简化为,汉代草书是否就是章草呢?   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汉代草书简牍中的字样,多半是汉隶的架势,而简易地、快速地写去。所以无论一字中间如何简单,而收笔常带出燕尾的波脚。且两字之间绝不相连……称为章草。”[3](p.33)即把汉代草书视为章草。裘锡圭先生有类似看法:“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的草书为章草。”[4](p.85)这虽然代表了多数人的观点,但是它符合事实吗?本文拟重新梳理草书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以章草为主的草书概念的上下文,对汉代草书与章草关系的问题试作讨论,并提出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有道。   一、草书字形的来源   常见的说法是,草书是解散隶书而成的,实际的情况却不这么简单。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说:“早在秦国文字的俗体演变为隶书的过程里,就出现了一些跟后来的草书相同或相似的草率写法……隶书形成之后,这些草率写法作为隶书的俗体继续使用,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草率写法。草书就是在这些新旧草率写法的基础上形成的。”[4](p.85)指出了草书字形的两个来源,即草率的篆书和草率的隶书。   草率的篆书对规整篆书的改造方法包括:简化——改曲笔为直笔,化复杂的部件为简单的笔画;省略——省去字的笔画或构件;连笔——将相近笔画连笔书写;有的情况下,上述三种或某两种方法混用于同一字例中。草书对草率的篆书的改造也不外乎简化、省略和连笔三种方法。应当注意的是,虽然草率的篆书在秦代比较常见,但以此为基础完成改造的草书字形却很少。   草率的隶书是草书字形的另一来源,准确地说,它是草书字形的主要来源。草率的隶书对规整隶书的改造和草书对草率的隶书的改造同样主要采用了简化、省略和连笔等方法,只是后者在程度上较前者更为彻底。以简化的改造方法为例,草率的隶书对规整隶书的改造是以较简单的构件取代复杂的构件,改造后的字形尚有进一步简化的余地;而草书对草率的隶书的改造往往极大限度地简化构件,仅仅保留字形的轮廓,经过改造的字形在保持必要识读特征的前提下,很难再行简化了。[5](pp.45—51)   草率的篆书和草率的隶书都是潦草的字迹,也就是广义的草书。草书字形来源于草率的篆书和草率的隶书,换言之,广义的草书是草书字形的来源。   二、草书形成于西汉   历史上出现过草书形成于秦代的说法。汉·蔡邕说:“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6](p.165)汉·赵壹《非草书》及梁武帝萧衍《草书状》等皆主此说。   把广义的草书与狭义的草书混为一谈,可能是认为草书形成于秦代的主要原因。章太炎对《说文解字·叙》“汉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