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混沌情景预测的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仿真
刘拓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 )
E-mail: liutuo@163.com
摘 要:首先对公共危机伪信息特殊性及其管理复杂性进行分析,得出论文研究的三大基本
命题与三大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分析了混沌理论方法在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仿真
中的适用性,并根据混沌情景预测方法构建了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的管理仿真模型,另一方
面依据所提出的基本命题与研究假设,从管理策略与管理执行力度两方面对公共危机伪信息
管理模式进行分类,形成了十五个仿真方案;最后利用所构建的仿真模型其中的五个仿真方
案的管理绩效与扩散情景进行唯象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得出五大结论。
关键词:管理仿真,混沌管理,伪信息,公共危机
中图分类号:C931 ,N945.13
1. 引言
公共危机伪信息是指公共危机状态下在非公众传媒渠道中传播的、与公共危机状态、事
件、过程等有关的,但却不真实的、不客观的、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强的信
息[1-2] 。我国近年来公共危机的爆发与演化通常伴随着伪信息的扩散与传播,极大地提高了
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文献[3]以案例的形式详细记录了2003 年春季“SARS”危机、2003 年
10 月“ 日本留学生下流表演事件”、2004 年 10 月“重庆挑夫被打事件”、2005 年 11 月“哈尔滨
水危机事件”、2006 年 5 月“重庆合川市群体性事件”等近年来数十次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伪信
息现象及其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危害性影响。
公共危机伪信息往往成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诱因和催化剂,寻求公共危机伪信息的有
效管理已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4-5] 。然而,笔者查阅了Elsevier ,Springlink,
PQDD ,ISTP ,EI Village 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图书馆
馆藏学位论文和 99-07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课题,发现目前对公共危机伪信息问题的相
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且国内外学者多采用定性分析或案例分析
的方法,极少有人运用计算机仿真手段从管理学角度对公共危机伪信息问题进行探讨。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问题作为一类复杂性范畴,正逐渐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6-7] 。文
献[8]基于公共危机复杂特性探讨了危机传播流的构成,并提出了疏通信息流、抑制噪音流
(伪信息)等危机管理相应对策。文献[9]结合复杂性科学的理论范式初步探讨了危机信息
扩散的混沌预测、协同演化等复杂性特征。文献[10]界定了公共危机伪信息的这一复杂性范
畴的内涵,并基于混沌情景预测方法构建了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仿真模型,并对公共危机伪
信息扩散情景进行模拟。
本文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构建基于混沌情景预测方法的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仿真模型,
重点研究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不同管理策略与执行力度对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管理绩
效的影响,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及其管理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为
政府危机管理机构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
- 1 -
2.研究背景与研究假设
2.1 研究目的与背景
为更具代表性,考察公共危机状态下单一扩散源、无变异、无生命周期的公共危机伪信
息在均质空间内扩散及其管理。这里所指的公共危机伪信息必须是可以通过常规的方法进行
收集的静态或者是动态的实际信息,如借助移动电话短信息(包括手机、小灵通等上网发送
电子邮件、OICQ 消息)和电子邮件等新兴媒介传播的公共危机伪信息。本文研究的现实背
景和理论依据如下:
(1)短信息(电子邮件)成为公共危机状态下主要信息传播渠道。中国信息产业部最
新统计显示,截至 2007 年 12 月,中国手机用户数达 5.47286 亿户,手机普及率为 41.6% ,
城市手机普及率超过 93%,北京市移动电话普及率更是高达 106%[11] 。由于手机(包含其他
类型移动电话,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孔材料负载型炭复合膜的制备的的研究进展.pdf
-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空间决策行为和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模拟.pdf
- 基于三维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医学图像分割.pdf
- 海洛因延迟强化物超快速折扣倾向心理机制.pdf
- 基于复杂网络的软件开发方法的的研究.pdf
- 基于VaRGARCH模型开放式基金风险实证分析.pdf
-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运动目标检测和跟踪.pdf
- 基于多层分解法与遗传算法的动态智能补货模型.pdf
- 基于混合Petri网的供应链系统动态特性的的研究.pdf
- 汉语网络流行词在线意义建构的的研究_以百度贴吧中的流行词为例_尹铂淳_谭亚芳.pdf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农业产业集聚与辐射效应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驱动下的家电生产设备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水防风雨标签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沉保护胶市场产能预测与未来投资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火中的氮气发生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伪镭射膜行业发展形势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防水摄像机外壳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锻焊机行业动向追踪及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长焦变焦镜头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