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力学第五章影响线.ppt
* 如下图示连续梁,讨论用第二种方法求某量值Z1=FRC的影响线。 力法基本体系 A B C D 原结构 x FP =1 A B D x FP =1 Z1 =FRC C * A B D x FP =1 δ1P A B D x FP =1 δ1P C C A B D δ11 C δP1 δP1 Z1 =FRC =1 δP1图 A B D Z1 =FRC 影响线 * 1)撤除与FRC相应的约束,代之以未知力Z1=FRC。基本体系为n-1=2次超静定结构。 2)建立力法方程 。 δ11——基本体系由Z1=1引起的在Z1方向的位移。 δ1P——基本体系由FP=1引起的在Z1方向的位移。 于是力法方程成为: 上式中δP1是x的函数,是Z1=1引起的在移动荷载FP=1方向上的位移。与FP=1同向为正,反向为负。 δ11为常数。 3) 由位移互等定理可得: 。 * 上式中,令 , 则 。 由上式可见,Z1影响线与δP1(x)曲线形状相同,只是正负号相反。 小结: 1)撤除与Z1相应的约束,使原结构成为n-1次超静定结构。 2)使体系产生沿Z1的正方向产生位移,作结构在Z1=1作用下的挠度图,该图即为δP1(x)图。Z1影响线形状与δP1(x)图形相同,只是正负号相反。 3)求出δ11与δP1(x),即可求得Z1-x的函数关系,也就求出了Z1的影响线。 * 例5-6-1 画出图示连续梁影响线的形状。 B C D x FP =1 E F A 原结构 K B C D E F δ11 MC MC影响线 B C D E F A K δ11 A MK影响线 MK * B C D E F A K δ11 FQK影响线 FQK B C D E F A δ11 FQC右影响线 FQC右 B C D E F A δ11 FQC左影响线 FQC左 B C D E F A δ11 FRB影响线 FRB §5-7 连续梁的最不利荷载分布及内力包络图 * 连续梁所受的荷载包括恒载和活载两种。活载不经常存在而且不同时布满各跨。在连续梁影响线为正的各跨布置活载,或在影响线为负的各跨布置活载,这就是连续梁在活载作用下的最不利荷载分布。 对于给定的恒载和活载,做连续梁内力包络图的方法是: 1)将连续梁每一跨都分成若干等分; * 2)作恒载作用下连续梁的内力图,并求出等分截面的值; 3)作各跨单独布置活荷载时连续梁的内力图,并求出等分截面的值; 4)对连续梁的每个等分截面按下式求出内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将连续梁各截面的Zmax和Zmin分别连成曲线,即得到连续梁内力包络图。 * 例5-7-1 求图示连续梁的弯矩包络图。 B C D 恒载 FG =66kN A FG FG FG FG FG 4 3 5 6 2 1 121.2 77.2 131.6 33.3 121.2 77.2 131.6 弯矩图(kN.m) B C D 第一跨活载 FP =109.8kN A FP 4 3 5 6 2 1 225.9 177.3 145.8 85.1 12.1 24.1 36.2 24.5 弯矩图(kN.m) * 第三跨活载 B C D FP =109.8kN A FP 4 3 5 6 2 1 225.9 177.3 145.8 85.1 12.1 24.1 36.2 24.5 弯矩图(kN.m) B C D A FP 4 3 5 6 2 1 36.5 73.0 109.5 165.0 36.5 73.0 109.5 第二跨活载 弯矩图(kN.m) FP =109.8kN * B C D A 4 3 5 6 2 1 359.2 278.6 386.9 198.3 4.2 84.7 95.4 76.3 弯矩包络图(kN.m) * 若荷载稍向右移,各段荷载合力为: Z的影响线 FP1 FP2 FP3 FP4 FP5 q a a a a a a=1.5m 6m 3.5m 1 6m 4m 8m α1 α3 1 0.75 0.81 0.906 α2 * 若荷载稍向左移,各段荷载合力为: Z的影响线 FP1 FP2 FP3 FP4 FP5 q a a a a a a=1.5m 6m 3.5m 1 α2 6m 4m 8m α1 α3 1 0.75 0.81 0.906 3.5/8 * 因为 变号,故FP4为临界荷载,相应的荷载位置为临界位置。 3)计算Z值 容易确定只有FP4是临界荷载,所以相应的荷载位置就是最不利荷载位置。 * 对于三角形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