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创业课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艰苦创业课件.doc

第六章 艰苦创业 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精髓,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良好精神风貌。 第一节 整山治水 一、厉家寨精神 二、九间棚精神 三、导沭整沂工程 四、“千库万塘”建设 第二节 脱贫致富 一、“造血”工程结硕果 二、沈泉庄的变迁 三、金锣集团的崛起 第一节 整山治水 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面对长期战争后经济的孱弱和“一穷二白”的社会现实,勤劳顽强的沂蒙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发扬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认识自然中改造自然,展开了一幅又一幅壮丽的画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奇迹,极大地改变了沂蒙老区贫穷落后的面貌。 一、厉家寨精神 厉家寨位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自然条件恶劣,人民群众生活困难。为战胜穷山恶水,厉家寨人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奋力拼搏,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孕育形成了以“艰苦创业、敢为人先、团结实干、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厉家寨精神,厉家寨也成了沂蒙地区农业战线上最早涌现出的一个艰苦创业的先进典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则成为全国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座右铭。 厉家寨人艰苦奋斗 厉家寨人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累计凿通3道岭,搬掉11个岭头,填平21个大汪、300多道水沟,改修12条小河,把上千块横七竖八的小块地削高填洼,深翻整平118块大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农业生产连年丰收。 厉月举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1957年10月毛主席批示后,厉家寨人又提出了“三山五岭摆战场,两条河流做文章,实现农业现代化,粮油再创高产,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思路,千人上阵整“三合一”梯田2680亩,治理河滩、荒山1200亩,新建水库4座、渠道28.5公里。随后近十年内,他们又克服重重困难,大战棋盘山、石人顶,建起了龙潭沟、龙门水库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掀开了整山治水、战天斗地的新篇章。 陈永贵到厉家寨参观学习 今日厉家寨 二、九间棚精神 九间棚四面临崖,山高涧陡,地薄缺水,只有1条羊肠小道通往山外,全村共70户、214口人,可耕地面积210亩,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群众生活非常艰苦,1984年人均收入只有180元。1984年年底,刘嘉坤任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贫困面貌,他带领全村9名党员和全体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架电、修路、引水、植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块不毛之地上,创造了人间奇迹,一举改变了九间棚贫困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走上了致富之路,铸造了“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九间棚精神,在全国树起了艰苦创业的一面鲜艳旗帜。 九间棚人从最贫困的起点起步,勒紧腰带搞工程,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经过6年的奋斗,投资24万元,投工10万个,奇迹般创造出新时期的典范。到1989年,全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78元增加到800元,人均口粮350公斤,从根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80%以上的农户看上了电视。到1995年,全村仅果品总产量就达30万公斤,人均纯收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 从1991年开始,九间棚人立足山上发展农、林、果的同时,又先后在县城建起了花岗石厂、工程机械配件厂、塑料厂、金银花茶厂等企业,出现了“工业农业齐头并进,山上山下同步发展”的好局面,并且安排了几十名村民进厂务工,既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增加了农民的务工收入。2005年,全村企业实现工业销售总值6000多万元、利税500多万元,安置村民和社会人员162500余人,职工人均收入达到8000余元。 通过艰苦创业,目前九间棚村已形成了“山上农业加旅游、县城企业、农业科技园”三大经济板块,建成“北京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平邑县九间棚旅游有限公司”、“九间棚金银花茶厂”“三个九间棚”。 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人均纯收入9200元。2010年,九间棚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亿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0元。九间棚村成为全国闻名的先进典型和富裕村。九间棚村依靠艰苦创业,立足于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完成了前人未能完成的伟大事业。 三、导沭整沂工程 徐悲鸿为导沭整沂工程作画 沂河和沭河分别发源于鲁山和沂山南麓,是流经鲁东南大地的古淮河的两条支流。沂河全长386公里,沭河全长259公里,二河并行南流于古邳州(今邳县)以西、以东汇入泗河。沂、沭河上游大部为丘陵山区,加之流域中降水比较集中,致使来水快,洪峰高,流量大。陡涨暴落,每逢山洪暴发,下游宣泄不及,易于溃决成灾。故该区域是历史上多灾多难的地区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