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九)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有答案).doc
题型组合专练(九)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
(本卷限时35分钟)
题组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游石房洞山
二十七日晨起,饭而行。由冈东南下峡,一里余,复有烟气郁勃,则热水复溢坞中,与冷水交流而西出峡。其坞皆东大山之环壑也。由其南复上坡里余,有坑自东山横截而西,若堑界之者,其下亦水流淙淙。随坑东向上一里,从坑坠处南渡其上。盖其东未渡处,亦盘壑成坪,有村倚东峰下,路当其西南。半里,有岐:一南行坡上,一东向村间。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三里稍下,见一坞横前,其西下即乌索之旁村,其南逾即雅乌之西坳矣,乃悟此为固栋道。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一里,得南来大路,乃知此为固栋向南香甸道,从之。渐东北上一里,稍平,东向半里,复上坡,平上者一里,行峰头稍转而南,半里,即南雅乌之脊也。东随坞脊平行半里,乃东北下。抵坳东,则有路西自坳中来者,乃热水塘正道,当从坠坑东村之岐上,今误迂而南也。于是又东下一里余,其下盘而为坪,当北山之东,山界颇开,中无阡塍,但丰草。东北一峰东突,,即石房洞山也。
于是循西山又北下半里,见有两三家倚南坡而庐,下颇有小流东向而坠,而路出其西北,莫可问为何所。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其人曰:“雅乌山村也。”亟驰去。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焉自适也。又北一里,再逾一东突之坡,一里,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自其南破雅乌东峡而去,而犹不见江也。北向东转而下,一里,有峡自西北来,即,与西界夹而成者,中有小水随峡东出,有小木桥度其上。过而东,遂循北山之麓,始见南壑中,东江盘曲,向西南而破峡。盖此地北山东突而,南山自石洞厂南,盘旋西转,高耸为江东山北岭,与北对夹,截江西下,中拓为坞,曲折其间,路从其北东行,一里,有岐东南下坞中,截流渡舟,乃东趋石洞之道。
(《徐霞客游记》节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热水复溢坞中 溢:充满而流出
B.亟转而东,莽行坡坂间 亟:急忙
C.已而遇一人,执而询之 执:拉住
D.乃东趋石洞之道 东:东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房洞山既有崇山峻岭峡谷山坞,又有小桥流水芃芃丰草,使作者既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又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
B.石房洞山山峰林立,道路难行,作者虽然有向导随行可供询问,仍然有几次误入歧途,险些迷失了道路。
C.本处节选详细记叙了游览的路线及沿途风景,充分体现了古代游记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特点。
D.石房洞山的道路虽然曲折难行,但是并没有挡住作者前行的脚步,此文可以使我们再次领略到徐霞客的执着精神。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遂循东峰南行,前望尖山甚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乃知此为畏途,行者俱不敢停趾,而余贸贸焉自适
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登其坳中,始觉东江之形。(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 古诗歌阅读(8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听 筝[注]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 当时诗人的族侄、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南陲海涯。
(1)本诗重点写“声”,却又不直接写“声”,没有用一个象声词,却显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结合诗句赏析诗人是如何使诗歌达到这一艺术效果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说“听筝”听出了“无限秦人悲怨声”,试分析诗中都有哪些“悲怨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组三 名句名篇默写(6分)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6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课件 4.2 出游前的准备.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课件 4.3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三课件 4.4 旅游安全.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7同步辅导与检测模块总复习:Part Four Exercises.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7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Unit 1 Living Well 第1学时.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7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Unit 1 Living Well 第4学时.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7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Unit 2 Robots 第5学时.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7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Unit 3 Under the sea 第3学时.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7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Unit 4 Sharing 第1学时.ppt
- 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人教版选修7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Unit 4 Sharing 第3学时.ppt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二) 基础知识+语言表达(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五) 基础知识+语言表达(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八) 基础知识+语言表达(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六) 基础知识+语言表达(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十)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十一)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十七)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十三)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十二)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名句名篇默写(有答案).doc
- 2014三维设计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炼:题型组合专练(十五)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有答案).doc
最近下载
- 劳动教育论文:依托学校种植园培养小学生劳技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 VIP
- 《斯特林制冷机》课件.ppt VIP
- 2024北京清华附中初二(上)期中物理(教师版).docx
- 2025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pdf
-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3Festivalsandcustoms写作指导介绍传统节日课件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pdf
- 统计预测与决策教材.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Prayer X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