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钢琴音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的钢琴音乐 克里斯托弗, 贝多芬, 莫扎特, 中国人, 钢琴曲 中国的钢琴音乐钢琴是适应欧洲音乐的需要而产生的,到今天为止,最伟大的钢琴音乐也是由欧洲人创造的。; o4 A/ j; _+ R. D6 ]0 {3 l9 E# Y! h T 当克里斯托弗里制造出第一台钢琴的时候,不会想到他的乐器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当巴赫、莫扎特、 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等作曲家写下他们的钢琴曲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欧洲听众,却未必想到中国人。. L- i- D N) O7 e??j: h 然而,后来,出乎意料,钢琴与中国人的音乐生活却发生了日益密切、有增无减的关系。这是中西音乐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历史中,最令人惊奇、意义深远的现象之一。5 s$ w7 O: T9 X 其中,有三个因素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第一,钢琴不愧为“乐器之王”,它的无比强大的艺术功能,使它竟能适应远离它的诞生地的中国音乐发展的需要。第二,伟大的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为欧洲人写的音乐,同时也具备了超出欧洲的全人类的审美意义。第三,中国音乐凭着自己深厚的传统,而具有吸收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巨大能力。没有这三条,钢琴就不会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留下来。. b4 K# i8 L5 ]! B. A( \7 J- |0 ~( v 1.西方的钢琴来到陌生的东方古国) R$ t- v??M) q6 q 公元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北京朝见明朝皇帝,在他贡献的礼物中,有一件乐器,中国史书上称为“七十二弦琴”,实际上是钢琴的前身,古钢琴的一种。根据对它的形状和发音原理的记载,应当是古钢琴中的击弦古钢琴。皇帝想听听,于是命四名太监向与利玛窦同来的西班牙传教士庞迪我学了一个月弹奏法。这四名太监可说是中国最早的古钢琴学生,而庞迪我,也就是来到中国的最早的古钢琴(兼职)教师了。0 c1 O7 N% A, C4 d$ r??^9 K2 W3 @ 到了清代,康熙皇帝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少数对西方科技、文化感兴趣的帝王之一,而且还有亲身学习西方音乐的实际行动。1673年,经人推荐,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应召,担任了康熙的音乐教师,教授皇帝西方乐理和古钢琴。皇帝学习的具体情形不得而知,但史料记载,1703年,也就是师从徐日升的三十年后,他还能在古钢琴上弹奏中国古琴曲《普奄咒》。这不仅表明了相当水平的弹奏技巧,而且还要有将中国乐曲在西方键盘乐器上再现出来的能力。可以想见,康熙一定是中国最早的西方乐理、古钢琴的认真学习者,同对,这里还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中国人一旦掌握了外来的某种技术、技巧,就要考虑为中国所用的事情,也就是中国化的问题。不然,为什么康熙要在古钢琴上弹《普奄咒》呢? ??R+ ?: d/ Z R- K8 N1 A/ B康熙在位的时间是1662—1722年,相当于欧洲巴洛克音乐靠后的时期。康熙个人爱好西方音乐,但并未颁布御旨广泛引进、普及巴洛克音乐。 9 h??|4 {: D2 k1 G- R! H% }9 D1 R有确切记载的钢琴(不是古钢琴)的传入,是1842年(已经是肖邦的时代了)中英《南京条约》后,英国商人认为中国是个广大的市场,一个钢琴商行运来大批钢琴到中国。但是,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条件下,实际上并不存在他们想象的钢琴市场。这批钢琴,后来也就下落不明了。 8 ]- ~ J2 I: ?- F: R到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也就是欧洲浪漫音乐进入末期之时,上海、北京等地出现了教会学校,才开始有民间的(不再局限于宫廷的高墙之内)的钢琴教学活动。但仍然人数较少,影响力也不大。, { [! O5 E; W# e 钢琴真正在中国大地站住脚,取得社会性的地位,是在本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运动当中实现的。“学堂乐歌”是将某些日本、欧美歌曲的曲调,填上具有反对封建思想、要求富国强兵内容歌词的歌曲。这在中国是与传统音乐大有差别的新音调。新的音调、新的素质,中国固有乐器难以为它伴奏,于是钢琴、风琴(钢琴的代用品)参加进来。/ D3 Q8 _: I; z! h# l “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音乐潮流,以学校为中心,影响到整个社会。钢琴,是作为最理想的伴奏乐器,乘着“学堂乐歌”之风,而在中国这个东方古国“落下户口”的。而它一旦留下来,就永远置身于中国音乐生活之中了。5 i: [ f0 b; \7 K/ d8 {??u 这说明,一种乐器、一种艺术形式,只有当它符合了某种社会性的需要时,才能在这个社会里存活下来。为什么明、清时西方人带来的古钢琴和1842年英商弄来的现代钢琴,都没能在中国社会中留下足迹呢?就是因为当时社会对它们没有需求,哪怕皇帝个人喜欢也无济于事。而中国社会对钢琴的社会性的需要,正是在“学堂乐歌”时代才第一次出现的。/ m9 t* Q- z! G3 a8 N/ p$ }) M 2.中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