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堂没做“实验”的化学探究课.doc
一堂没做“实验”的化学探究课
━━人教版选修(4)第四单元第3节《电解池》第一课时 教学案例
建昌三高中 张国昶
实行新课改以来,无论是从杂志上看到的还是去他校听课所看到的,化学探究课总是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课堂上的作用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化学教师来讲都清楚一点:不可能节节课都做实验。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没有实验的化学探究课该怎样上?
正好,市里郭老师来我校指导性听课。借着这个好机会我就上了一堂没做“实验”的化学探究课。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课前构想
针对本课时内容,结合我校以及学生等实际情况,拟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充分利用挂图的直观性、小黑板的方便性,阶梯式问题的引导作用,学生讨论的氛围并以原有知识为钥匙,逐次打开电解原理的神秘之门。
课堂回放
老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变成电能,那么电能可否转变成化学能呢?若能,是通过什么装置,如何转变的呢?
学生:倾听、思考,在教学的讲述设疑中进入教学情景。
老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与之相关的内容。
[板书]:电解原理
大家知道,电解质溶液是可以导电的,其原理及其过程又如何呢?大家看三组实验挂图,观察思考:
[展示挂图]:
1将两根碳棒相隔一定距离浸入溶液中
2用导线连接两根碳棒后再将碳棒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浸入溶液中
3浸入溶液的两根碳棒分别通过导线跟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并串联一个电流表
学生:边看挂图,边讨论
老师:挂图1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呢?
学生:不会有任何现象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碳棒不与溶液发生任何反应
老师:非常正确,那么挂图2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呢?
学生1:一根碳棒表面会有铜析出,因为构成了原电池。
老师: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有没有其它的看法?
学生2立即站起来:没有构成原电池而且象挂图1一样没有任何现象。
老师:这么肯定,很自信吗!你的根据是什么呢?
学生2:两电极都为碳棒,没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没有形成原电池且象图1一样没有任何现象。
老师:回答得非常好,有理有据,不容质疑。那么挂图3会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老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学生:电解质溶液是可以导电的
老师:很好,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片刻的讨论后,把目光一齐投向了老师
老师:[展示“实验”3反应现象实验挂图]大家注意了,你都看到了那些现象?
学生1: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表面析出了红色物质
老师:你怎么知道是电源负极?
学生1:图中导线端点处标有“—”
老师:啊,标有“—”就表示电源负极。谢谢你,老师跟你学了“一手”。请继续说出你看到的。
学生1:[听老师这么一说,情绪很是高涨。其他学生眼前也好似一亮]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表面析出了气泡。
学生2立即站起来补充: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周围溶液颜色变深了,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周围溶液颜色变浅了。
老师:好样的,真是明察秋毫!这么细微的变化也被你扑捉到了。其他学生还有没有补充的?
学生:摇头
老师:大家观察的即仔细又全面。那么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考虑:红色物质是什么呢?
学生:铜
老师:铜的来源是什么呢?
学生:溶液
老师: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呢?
学生:得到了电子、发生了还原反应
老师:谁能到前面来写出表达式?
学生1:[板书]
老师:我们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这说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
学生异口同声:氯气
老师:很好,谁能到前面用式子表示产生氯气的过程以及变蓝的原因?
学生1自告奋勇:[板书] ↑
老师:勇气可佳,那么写的正确吗?
学生:正确
老师:得的电子来源那里,失的电子去了那里呢?
学生:沉默、进而议论
老师:我逐步提供信息,谁先想到答案就举手回答,如果不正确,我会继续提供信息。看谁的思维敏捷、回答正确。注意听:物理知识、闭合回路、外电路、内电路、电流运动方向
学生恍然大悟,学生1先举手站了起来:电源负极提供的电子给了,失的电子给了电源正极。
老师:有没有补充或完善的
学生2:电源负极提供电子沿导线通过碳棒给了,失的电子沿导线流入了电源的正极。
[师生鼓掌给予表扬]
老师:两极区域的颜色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学生:发生了定向移动
老师:只发生了定向移动吗?
学生:阴阳离子都发生了定向移动
老师:何以见得
学生1:我通过观察现象,可知向阴极运动了
老师:你怎么知道是向阴极运动了
学生1:挂图上注明了那端为阴极,另一端为阳极
老师:啊,很好,关于阴阳极过会儿咱们再研究。[为以下内容打下了伏笔。课前我还担心这一点不会引起学生注意呢。]继续说出你的见解
学生1:同时阳极产生了可知,阴阳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
学生2:我们在学电解质导电时就讲过,通电时容液中阴阳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
学生3:初中讲过电解水实验,正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