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紫金山矿区及外围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试验.pdfVIP

福建紫金山矿区及外围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2780 ·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2014 福建紫金山矿区及外围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试验 张必敏* 王学求 徐善法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河北廊坊 065000; 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北廊坊 065000 1.前言 深穿透地球化学被定义为“研究能探测深部隐伏矿体发出的直接信息的勘查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 技术”(王学求,1998)。它的出现最初可追述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勘查地球化学家开始为研制找寻 埋藏矿新方法展开了多方面探索,到80年代以后一些新的能够有效探测数百米以下隐伏矿床的方法逐渐 涌现,到90年代后期“深穿透地球化学”概念得以提出并被广泛接受,至此以后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在 隐伏矿勘查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重视,也在国内外不同地区取得了众多成功案列,被认为是寻找隐 伏矿床的一种有效方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是一系列方法技术的一个概括性称谓,其中比较有代表性 的方法包括地气法(Malmqvist et al.,1984),酶提取方法(Clarke et al., 1990),电地球化学方法 (Shmakin, 1985),元素有机态法(Alpers et al., 1990),活动金属离子法(Mann et al., 1995) 和金属活动态法(王学求等,1996)等。该技术作为地壳全元素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王学求等,2010), 在中国“地壳探测工程”的培育性研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Probe)(董树文等, 2009;Dong et al.,2013)第四项目“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王学求等,2011)第三课 题“盆地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研究”的支持下开展了进一步试验研究。 其中一项重点研究内容是针对我国东南沿海大面积分布的火山岩盖层区开展的隐伏矿探测试验。以 往国内外利用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对被厚层运积物或沉积岩覆盖的隐伏矿床开展的试验取得了较多成 功案例(Barry,1997; Cameron et al.,2004; Fabris et al.,2009;Wang et al.,2011;程志 中等,2002;王学求等,2003;叶荣等,2003),而对被火山岩掩盖的隐伏矿床开展试验并获得成功的 例子相对较少,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火山岩盖层中部分元素含量较高,如Cu、Cr、Ni、V、Zn等元素 在火山岩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岩类,这就势必干扰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对迁移至地表能反映深部隐伏 矿体微弱异常信息的响应。为此,项目选择福建紫金山矿田开展研究工作,一方面可试验深穿透地球化 学方法在火山岩盖层区的探测效果,另一方面针对福建紫金山矿田多种类型矿床的产出和分布特点,研 究了成矿元素在不同类型矿体上方土壤中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并最终对地表异常成因开展了初步 探讨。所选用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微细粒分离技术和活动态提取技术。 2.紫金山矿田地质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概况 福建紫金山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铜金矿田,其位于东南沿海中生代火山活动带的西部,闽西南凹陷西 南部上航-云霄深大断裂与宣和复式背斜交汇部位。矿田内矿床类型多样,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多种类型 并存的斑岩-浅成热液成矿系统,也是世界范围内典型的多种矿化类型发育齐全的岩浆-流体成矿体统 (华仁民等,2002)。紫金山矿田由西南至东北陆续分布着悦洋火山岩盆地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金矿床、 紫金山浅层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五子骑龙高温热液型铜矿床、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床等。其中悦洋火 山岩盆地银金矿位于燕山晚期火山岩盖层下部,属于隐伏矿,隐伏深度大约为80-700米,矿体位于火山 岩盖层与深部花岗岩体的不整合面上,是本次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试验重点开展区域。紫金山铜金矿则 位于一个被剥蚀残留的火山岩穹的旁侧,铜金矿体绝大部分产于燕山晚期火山岩与早期花岗岩不整合界 面之下的蚀变花岗岩中,具有上金下铜的垂直分布特点(余学东等,1995;陈景河,1999)。而罗卜岭 斑岩型铜钼矿主要位于花岗闪长斑岩凸起部位与紫金山系列花岗岩接触带上,广义上也属于隐伏矿,在 以上所有矿床中其矿体形成时间最晚。 1:20万区域化探结果表明紫金山矿田存在明显的以Au、Cu为主,伴随有Ag、Mo、Pb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