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上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列宁(上课).ppt

* 单元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列宁 (1870-1924) 列宁9岁时的全家合影 (右坐者为列宁)   1919年,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苏维埃宫。   1922,莫斯科郊外戈尔克村,列宁夫妇在天文望远镜旁。   列宁墓坐落在红场西侧,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1924 年1月27日建成。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碑石净重60吨,墓顶是平台,平台两翼是可容纳万人的观礼台。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可进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列宁安详地躺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内。   列宁勋章为苏联的最高奖赏,是1930年4月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发布命令设立的。列宁勋章章体为金质。其上的列宁头像,早期的为银质,1934—1936年的为金质,其后改为白金。章上有俄文ЛЕНИН(列宁)字样。   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套军装就按列宁装设计。由于此时适逢列宁逝世5周年,为缅怀列宁,红四军前委决定将4000套灰色军衣的红领章上都缀上黑边,这也是红军历史上唯一缀有黑边的军服。   1887年秋进入喀山大学,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学生。   沙皇不准读进步书籍,列宁带领学生向反动的学校提出抗议。   入学不到半年,列宁就因为参加学潮而被开除学籍并流放。   列宁被捕后,警官问他:“小伙子,造反有什么好处?你不是向一堵石墙上撞吗?”列宁回答说:“是的,但这是一堵朽墙,一撞就倒了。” (一)、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 (组织准备) (理论准备) (1)创建“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2)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 (3)制定党纲,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①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②意义: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一、列宁伟大的革命实践经历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1、理论探索: ①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民主革命) ②提出“一国胜利”理论: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③发表《四月提纲》:变资阶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 ④写作《国家与革命》: 2、实践活动: 直接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革命成功后,列宁在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会议上发表演说,受到暴风雨般的欢呼。俄国开始了新的时代。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⒈性质: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⒉意义 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⑵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斗争榜样 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方向 理论创新发展的典范:列宁主义 十月 革命 二月革命后 一战 期间 启示 历史作用 指导的实践 理论阐释 启示: 列宁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革命具体问题; 具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 理解历史 帝国主义论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 “一国胜利”:《四月提纲》 七月事变 为夺权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国家 与革命》 十月革命 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⑴背景: 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哪些理论和实践探索? 1、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赢得暂时的 转机 2、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1、农业生产: 2、工业生产: 3、商业: 4、产品分配: 余粮收集制 推行工业国有化,高度集中管理 取消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实行成年人义务劳动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 1、直接目的: 解决战争的危机,巩固苏维埃政权。 2、主观目的: 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列宁选集》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造成政治、经济危机; 如排斥商品经济等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生产积极性 (2)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财力、物 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 (2)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弊病与错误: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背景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开始标志: 3.内容: 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实行实物配给制 分配 商业 农业 工业 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粮食税 余粮收集制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