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体制比较.ppt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府体制比较.ppt

行政制度比较 1.行政机关与其他机构的关系比较 2.行政领导体制的比较 3.政府各部的设置 6.政府内行政管理机构 4.政府独立机构 7.政府机构的非基本要素 5.行政首脑办事机构 根据国家元首、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以及政府组织形式上的特征 三权分立的政府体制: 内阁制 总统制 半总统制 非三权分立的政府体制 委员会制 人民做主制(国务院) 内阁制国家 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刘玉娥215) 内阁出自议会—— 内阁由议会中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内阁与议会事项相容原则 政府对议会负责—— 报告工作、参与立法、倒阁 国家元首虚位,内阁总览行政权力—— 欧洲大部分国家实行内阁制,如荷兰、比利时、挪威、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亚洲的日本、印度、新加坡等也实行内阁制。 总统制国家 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的 关系 政府独立于国会之外——政府由总统组织,与议会的多数少数无关,不相容原则 政府与国会完全分离—— 分别对选民负责 政府首脑与国家元首合二为一 大多数拉美国家都实行总统制。 半总统制国家 行政机关和其他机关的关系 内阁组成独特——掌握行政权的总统由全民投票产生,内阁由总统任命,但内阁一般由议会中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和成员担任。内阁与议会不相容原则 内阁与议会关系独特——总统掌握实权,可解散议会;总理和内阁则要对议会负责,倒阁 内阁与元首关系独特——二者共同行使行政权:总统是元首,也掌握着行者决策权;内阁也要对总统负责 实行半总统制的主要是法国的第五共和国,苏东剧变后,一些国家也效法这种形式。 尤其是俄罗斯,被称为“超级总统制” 委员会制国家 行政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 瑞士,1848年确立的。 内阁出自议会——行使行政权的联邦委员会成员是由联邦议会从议员中选出的—— 行政权服从于立法权——联邦委员会是议会的执行机构,从属于联邦议会 政府和议会之间无连带责任—— 委员会无权解散议会,议会无倒阁权;内阁成员与议会不相容原则 联邦委员会既是政府机构,也是集体元首 中国国务院政府制度 国务院政府制度的特征 1、政府自人大出——成员由人大或其常委会决定任命或罢免。与人大代表可兼容,但与常委会成员不兼容 2、政府归属与人大——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构,向人大报告工作,受其监督。 3、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但背后有执政党的决定因素 政教合一体制(朱229) 这是在全民信教国家出现的一种宗教神权凌驾于其他国家机构之上的政府模式。以伊朗最为典型 神权高于一切——宗教领袖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拥有国家事务和领导人选的最后决定权。 作为政府首脑的总统由直选产生,内阁由总统提名,但由议会审议通过 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对总统和部长进行质询和弹劾,批准政府需采取的紧急措施。(议会同时又受到宪法监护委员会的监督) 总统既是政府首脑,也是国家元首,地位仅次于最高宗教领袖 军政府体制(朱230) 军政府体制是一种过渡形态的政府模式,是军队在通过政变、革命等方式夺取国家政权基础上,实际的控制政府的运行。这种体制主要发生在缅甸、泰国、印尼、海地、智利等国家。以缅甸为例 军队最高统帅兼任政府最高领导人,政府各机关主要领导人也是由军人充任。 呈现出向民选政府过渡的发展趋势。 哪种政府体制好,意见不一(刘玉娥218) 内阁制的优点: 1.政府议会通力合作,联系密切,减少阻力 2.政府与议会责任连带,最后交选民抉择,体现民选性 缺点: 1.如果多党联盟,政府难以稳定 2.违背分权制衡原则 3.内阁实行连带责任,赏罚不明 委员会制可保证民主,但凡事集体讨论,政令迟缓,难于应变 行政领导体制比较 政府首脑的设置(景跃进131) 政府首脑的职权 内阁 行政首脑选择任命内阁成员的一些原则 政府内阁和政府首脑的关系 政府首脑的意义在于区分国家与政府——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 政府首脑的一般职权: 人事任免权(英美德日等国)或人事任免的建议权(法国) 主持内阁会议 领导政府工作 宣布紧急状态权 代表政府并对政府的一切行为负责 内阁制的嬗变 源于英国 御前会议”(咨政院) ——枢密院 ——外交委员会 ——内阁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164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确认议会权力高于国王,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内阁成立于1721年,第一任首相是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尔波。他第一个进驻唐宁街10号 行政首脑任命政府成员的一些原则(政治、体制、惯例等) 政治原则(忠诚原则):党派利益;政党分肥;党内资历;忠诚记录。 代表性原则:兼顾地区、种族、宗教信仰、性别等均衡性 任人唯能原则: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 身份兼容性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