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与物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文与物理.doc

古诗文与物理 你读过这些诗句吗?它们肯定曾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①“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远上白云间”、“八有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④“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⑤“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现在站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下这些诗句,发现它们分别描述了:①平面镜成像;②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相对性);③庐山瀑布水和黄河水以及流动的空气蕴含着大量的机械能;④声源的位置声音传播的距离;⑤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从上面的各例可以看出,许多诗文辞句可以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编成问答题,在巩固我们物理知识的同时,又能考查我们的人文素养与能力。 比如:“我国古书《考灵曜》中记述:‘人在舟中闭牖(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请解释其中原因。”题中虽引用古文,但其意浅显,它生动地说明了描述物体机械运动必须有合适的参照物。给这样的题目作答,既能领略古人作文时的洞察力,又让人对古人掌握自然知识的能力而折服。 又如“我国古代启蒙读本之一的《千字文》中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你赞成其‘露结为霜’的说法吗?为什么?”此题既要求正确区别液化、凝固与凝华现象,又启示我们对古代文化遗产应持正确的继承观。 巧妙地融理于文,还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给读者以意料之外的作文技巧的教益。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社戏》中去赵庄看戏行船途中的一段描述:“两岸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不正是运用了“运动的相对性”来衬托“我”看戏的急切心理吗?课文《挑山工》中描述挑山工们上山时走“Z”字形路线,恰恰为我们学习“斜面”的知识打下了伏笔。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