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只有拼命奔跑才能留在原地.doc
只有拼命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下午好!
我是来自德语系07、10级辅导员王仲,还有两个月就在大外工作满八年了,与老辅导员相比,工作经验还有差距;与新辅导员相比,工作创新也有不足。是各级领导给了我许多悉心的关怀、辅导员同仁们给了我诸多无私的帮助,使我今天有勇气、有机会把自己的一点心得借这个优质平台向各位汇报出来。
刚接到通知时我很兴奋,因为我再次感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但真正落笔时我就纠结了,往事像无数个电影长镜头在一瞬间闪现,造成了交通堵塞,我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天,没写出来一个字。我在这7年零10个月的时间,迎接新生6届,送走毕业生7届,学生总数1002名。幸福总是相似的,和在座的许多同仁一样,我怀揣着361度热爱,一心扑在工作上,用青春解读辅导员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关感动和泪水的故事许许多多。(这一点,前面老师说了不少,我没有特别的,就不赘述了,只从教学相长的角度谈谈我教学生的两道数学题——1+1=2、1+1≠2和学生教我的一个道理:只有拼命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这是蔡元培先生关于教育宗旨的原点认识。我用1+1=2的道理来诠释它,即良好的专业能力加正确的思想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等式代表均衡,只有两个“1”具在等式才能成立,且权重相当人才显得和谐。工作中,我用各种教育手段把这个观念交给学生反复体会,告诫他们不能做仅仅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工具人,还要修练法理上的公民素养、伦理上的道德底线、文化上的民族意识、情感上的爱的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不是套话,它能深刻影响每个人的思想方法、精神状态和行为选择。世界观涉及到终极关怀,体现在每个人的理想信仰上,所以我不奇怪那个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放弃待遇优厚的公司毅然选择相对清贫的外交事业只为一颗感恩社会的心;人生观涉及到生活态度,彰显在每个人的精神状态上,所以我赞许那几个学习困难的留级生知耻而后勇绝不在考场抄袭;价值观涉及到理性标准,表现在每个人的行为选择上,所以我支持那个成绩优异的女孩立志成为西部志愿者的理想。我想这些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如果说1+1=2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那么1+1≠2则是现实的处事方法。经常会遇到一脸茫然的学生,面对多元的大学和纷杂的社会,学了十几年的知识好像没有能套用的。因为他们的脑子里被深深烙上,任何问题都有唯一标准答案,而实际上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或者有最佳答案,而不是唯一标准答案。如果遇到问题时就假定它有标准答案,找不到时就会陷入深深的迷惑中。1+1不光在算错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都≠2,教会学生在没有答案时怎么处理问题是必要的,包括如何处理风险和意外中的失败,譬如人际关系、择业、创业、创新、优化……这些题目它们有太多可能和风险,但没有标准答案。国外学生18岁就可以不靠家庭资助,自己独立生存了,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学习比国外学生累多了,为什么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却比较差?答案是动手实践机会少。温总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上提出,学校给与的只是启蒙教育,学生只有通过实践体验与内化,才能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道理转化为决定人生的东西。德语系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搭建的平台有专业实习基地2个、社会实践合作单位22个,从10年起我要求学生每个假期都进行实习实践,在实践中体验为人处事的规则,感受成长的磨难与快乐,学会解答1+1≠2。
如今,学生工作越来越受重视,辅导员已不再妄自菲薄,但时代飞速发展、90后的异军突起让我更增加了紧迫感,今天又OUT了一把,从90后新生又学了一个字:円。在‘爱丽斯梦游仙境’中有这么一个人,她只有拼命奔跑才能留在原地。专业的辅导员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多门学科等,还要时刻有危机感、紧迫感。两个体会:一、内练素质,与时俱进地创新学生工作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更吸引人。二、外树形象,建立与学校其他队伍之间的密切关系,形成辅导员工作的良性外环境。
我常问自己,为什么网络游戏比老师的讲课更能吸引学生,为什么有时候说服教育学生听不进去,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不吸引学生是谁的责任?
我比较了课堂和游戏,两者都要动脑动手有难度还要考试,为什么学生对游戏兴趣强对课堂兴趣差呢?一个电视采访节目打开了我的问号,采访对象是微软公司的一个游戏制作部,公司给这个部500万美金,开发一款飞行游戏,制作小组开始没日没夜的设计,三个月后审初稿,公司请了社会上的15位玩家试玩,若玩家反映不好玩,则此项目撤销,设计小组解散,若玩家反映不错,则公司加投300万美金,把游戏完善,当玩家试玩时,设计人员紧张的坐在室外等候玩家的判决,还好玩家判定还满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4 My Family Lesson 1 My Family Photo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工科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卷)参考评分标准.doc VIP
- 《船舶修造气象风险等级划分及应对》DB3310T 123-2025.docx VIP
- 无机保温砂浆专项施工方案(屋面_外墙)方案(1).doc
- 化学工艺概论题库(含答案).pdf VIP
- 2025 年黑龙江中职单招考试英语全真模拟卷.docx VIP
- 印刷厂安全培训课件.ppt VIP
- TOGAF基础级中文习题.docx VIP
- 研读《创新实干促发展》心得体会.docx VIP
- 《人工智能应用概论(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