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韩国,日本,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doc

图1 韩国,日本,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1 韩国,日本,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doc

图1 韩国,日本,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从韩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过程看到,在快速工业化时期,第三产业的速度有所减慢,实际上是为制造业发展让路,使得有更多的资源从第一和第三产业中转移到制造业,这一过程在1981年基本结束,此时第二产业进入了发展中期,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使其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当制造业在1991年开始减速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进一步获得提高。与中国相比,印度的第三产业占比要比中国高。 ? 从1975年到1979年,印度制造业进入相对快速发展阶段,1980年到1990年为其制造业发展的相对平缓阶段,之后进入震荡期,然后进一步提速。对应于上述三个分期,可以发现,从1973年开始到1996年,印度的第三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制造业增长出现明显波动时,可以看到,第三产业也出现同步波动,但方向正好相反。这说明印度的第二、三产业也存在替代关系,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非基于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国在1983年以前,一直集中发展制造业,之后进入第三产业增长时期。而制造业从1980年到1990年间,进入了一段向下调整,之后呈波浪形拾级而上。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之间同样存在替代关系。 ? 通过以上比较,从总量上看,可以发现中印两国的产业发展各有待改进之处。印度存在制造业发展不足、服务业占比较大,工业基础薄弱导致增长后劲缺乏的问题。中国则出现了经济结构转型缓慢,未能及时将资源分配到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的问题。印度农业比重一直比较大,直到2004年才被制造业超过。而制造业由于高科技部门占比较高,吸收劳动力有限,使得印度非农就业人口没有出现显著增长。印度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少部分高科技制造业,如IT、制药等[3],以及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技术相关的服务业外包 [4],显得支撑面狭小、单薄,不足以为庞大的经济体提供足够大的发展动力。印度需要拓宽工业基础,延伸制造业价值链,做大第二产业。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制造业以及投资拉动,前者以劳动密集的低端加工和资本密集的制造为主,高科技部门有待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立足全国,就地吸收富裕劳动力,同时,还需从农业和制造业中释放部分劳动力,提高工业的技术含量。通过迅速扩大服务业的经济规模提升第三产业占比。 图15 中印人均GDP比较 从前述数据可以看出,与中国相比,印度的经济增长具有波动性较小[16],稳步提升的特征。而中国的经济增长表现波动较大,但增长迅速,这个结论同样适合于人均GDP。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9年印度人口数量为120328.1万人,以此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MP)约为1025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FC)约为961美元。但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和能源,效率并不高。中印两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均在于劳动力,而非人均资源占有率,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资源支持方面存在可持续性隐患。 你可以从/gmm006中获取更多资料 /    表1 2004年各大国GDP及基本国情 国家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中国 加拿大 韩国 印度 俄罗斯 GDP (十亿美元) 11733.5 4667.8 2704.3 2120.9 2019 1649.4 994.1 679.9 631 588.7   你也可以从这个网址/p-324694389.html获得2004,2005,2006年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印度、中国和韩国服务业比较, /p-252204250312.html。 希望这些数据对你有所帮助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