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能地源热泵蓄能空调系统的研究.pdf
第24卷,总第137期 《节 能 技 术 》 Vol.24,Sum.No.137
2006年5月,第3期 ENERGYCONSERVATIONTECHNOLOGY May.2006,No.3
太阳能地源热泵蓄能空调系统的研究
邓新华
(北京中科能集团,北京 100029)
摘 要:奥运科技专项课题 “新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研究与示范”,将新能源与建筑有效结合。综
合采用了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空调制冷采暖、太阳能蓄热(冷)技术、蓄能地板采暖技术、地源热泵
技术。新能源在建筑供暖中的比例为81.46%.
关键词:太阳能;地源热泵;蓄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3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一6339(2006)03一0209-03
ResearchonACSystemofAdoptingAccumulator,SolarEnergyandGSHP
DENGXin一hua
(Room811HuianxuanBuilding,No.17AnyuanRoad,ChaoyangWard,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et:ResearchofUsingNewEnergyinBuildingisthepartofOlympicScienceProject.Newenergyis
integratedwithabuildingeffectively.Buildingenergyconservationtechnology,solarACcoolingheating,
accumulatorandGSHPareadoptedinthisbuilding.81.46%energyofthebuildingheatingissupplied场
new energy ·
Keywords:solarenergy;GSHP;energystorage
统设计,参加了设备安装和系统调试。
1新能源建筑及能源系统
新能源示范建筑是一座具有公寓住宅、餐饮娱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奥运科技专项”课题一“新 乐、游泳健身、展览会议、办公商务活动等多功能的
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研究与示范”(编号: 综合楼,五层框架结构,地下一层,附半地下游泳池,
2002BA904B08),由中国科学院提出,中科院广州能 总建筑面积8000时.
源所、北京中科能公司、北京天普太阳能公司等单位 为高效利用新能源,在建筑设计施工中采取了
共同承担。课题把建筑的低能耗、新能源在建筑用 节能措施;充分利用过渡季节蓄能;太阳能和建筑的
能的高贡献率、多种新能源的综合集成利用及太阳 一体化结合。
能和建筑的一体化结合,作为主要研究示范内容。 1.1新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的节能措施
本文作者作为新“能源综合利用建筑研究与示范”课 在建筑设计中采取了多项建筑节能措施,采暖
题的主要研究人员,承担新能源建筑的采暖空调系 及空调负荷比普通建筑分别降低40%和28%.
(1)建筑墙板采用190mm轻质陶粒混凝土空心
墙体,加贴挤塑泡沫塑料板材外保温,厚度60nun,
收稿日期 2006一03一03 修订稿日期 2006一04一22
其导热系数为0.036W/(mT),施工方便。建筑屋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奥运科技专项”课题(编号:
2002BA904BO8) 顶北坡屋面采用200mm聚苯板外保温;
作者简介:邓新华(1962一),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2)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