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docVIP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古代文言实词、虚词。 2、学习作者朴素、洗炼、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3、了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其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 揣摩平淡内容中的深刻寓意。 2、 把握多层面速写的记人方法。 教学难点:作者朴素、洗炼的语言风格。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方法: 1、 诵读—品味—积累。 2、 品读—评析—习作。 3、 设疑—点拨—释疑。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解题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洵阳柴桑人。《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五柳先生即作者。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三、研习课文(诵读—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 听读课文,认准字音。 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作圈注。注意生疏字和多音字。 2、 和读课文,明确节奏。 学生边随录音轻声诵读课文,边标划节奏。注意复杂长句。 3、 跟读课文,掌握语调。 学生随教师的范读而读。第一段应读出舒缓陈述的语调;第二段应读出赞叹抒情的语调。 4、 默读课文,领会文意。 学生运用工具书和注释,边默读课文边理解字意、词意、句意。 5、 分读课文,总领全篇。 (1)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说两段的不同:第一段主要是生活(蕴涵性格志趣),是描述;第二段主要是赞语(蕴涵精神风貌),是评论。 (2)女生读第一段,男生读第二段,说两段的关系:第一段中的“不慕荣利”与第二段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相呼应。 6、 译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口头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四、积累文言语汇 1、 积累雅词: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2、 积累名言: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品析课文: 1、 品味文中的九个“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1)不知何许人 不祥其姓字 ——实不愿说,非“不知”“不祥”,可见先生的淡泊宁静。 (2)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的恬淡自足。 (3)不求甚解 ——志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的胸襟开阔。 (4)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 ——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可见先生的开朗乐观。 (5)不吝情去留 ——去留无意,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的耿直率真。 2、 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1)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可见先生专志乐学(好读书)。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可见先生洒脱不羁(性嗜酒)。 (3)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可见先生高雅脱俗(常著文章)。 六 、讨论问题: 1、文中哪此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2)好读书,不求甚解 ——展示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3)性嗜酒 期在必醉 ——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4)环堵萧然 晏如也 ——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 (5)常著文章自娱 忘怀得失 ——描绘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明确: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 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应。 七、课堂训练: 1、说的训练: 联系诸葛亮《戒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2、写的训练: 学习课文多层面写人的方法写自己,要求写出自己的性格志趣,200字左右。 八、布置练习: 1、背诵、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精编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Unit 5 Our School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认、读playground、garden、teacher’s office、library、canteen等新单词。 2.会运用句型This is my computer/book. That is our playgr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gc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