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荐】.pptVIP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04章 心理中介因素的作用【荐】.ppt

2、自我防御机制功能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3、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 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实现的 一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防御机制同时发挥作用 无意识性 (一)精神分析的人性观 创始人:弗洛伊德 人类行为受控于非理性因素、潜意识动机、与生物本能驱力,以及六岁之前的性心理事件。 (二)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的三个“我” 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理想原则 意识 潜意识 “冰山”理论 (三)意识与潜意识 意识 潜意识 前意识 本能、 挫折的经历 …… 意识 潜意识 前意识 压抑 梦 神经症 清醒 睡眠 异常 正常 (四)焦虑 超我 自我 本我 现实 4、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 否认 退回 潜抑 幻想 补偿 反向形成 合理化 仪式与抵消 隔离 理想化 分裂 转移 投射 认同 升华 幽默 建设性 替代性 攻击性 自骗性 逃避性 5、自我防御机制的影响因素 年龄:3~16岁不成熟,16~18岁成熟 生活经历:长期慢性应激可阻碍防御机制的成熟 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性别:女性多用否定和压抑 人际关系:好的榜样可形成成熟的防御机制 社会支持:在关心爱护中成长的个体很少采用破坏性的防御机制 七、人格 1、定义 人格(personality)也称个性,是指由个体表现出来的独特并相对稳定的行为、思想以及情感模式。 人格具有统合性(整体性)、独特性与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功能性四个特点。 2、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者一例: 男性,性情极为暴躁,因一位女性言语不慎触怒了他,便将其投入井内。小时候,其母对他有求必应,稍有不如愿,便会大喊大骂。长大后,此人专横跋扈,连家犬稍不如其意,也要被活活踢死。 1、定义 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 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不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2、人格障碍的类型 妄想性人格障碍 类分裂性人格障碍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 做作性(癔症性)人格障碍 强迫性人格障碍 焦虑性人格障碍 依赖性人格障碍 3、A型人格与C型人格 喜欢赶时间 没有耐心 不安于现状 有很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 大部分采取敌对态度,很难处于放松状态 易表现出剧烈的行为 总是同一时间内人事多种活动 (1)A型人格——与冠状动脉病及高血压有关 (2)C型人格——与癌症有关 内在、不被宣泄的愤怒和敌视 较高的焦虑水平 抑郁和压抑自己的情绪 (1)抑郁型人格——与某些生理疾病和抑郁症相关 无助和无望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没有食欲、睡眠不好 思维的迟钝、个人存在的无价值感或出现自杀念头等思维混乱 4、抑郁与焦虑型人格 抑郁 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伴有思维迟缓及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如情绪低落,眼下垂,语气低,话少;食欲差,消瘦,性欲低下,月经不调或停经,停止泌乳,悲观,无用感;自卑,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下,绝望,消极、社会退缩。 (2)焦虑型人格 特质性焦虑: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在任何时间场合下都容易焦虑,较少的外部压力也能使他们产生应激反应。 情境性焦虑:焦虑性水平不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较高的压力才能引起他们的应激反应。 焦虑 焦虑是一种朦胧预感,感到不幸或危险即将来临,并有可能降临在自己及家人的头上,由此而产生的焦虑称为消极情绪焦虑。 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1)紧张,害怕;(2)烦躁不安,心神不宁;(3)担心,忧虑。 其躯体表现主要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如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出汗,四肢震颤,烦躁,小动作增多,尿频,坐卧不宁。以后还可以发展为副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如腹泻。此外还伴有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内心不安宁、犹豫不决,易发怒,多余动作增多等。 心理中介因素 :认知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要求绝对化 过分概括化 糟糕透顶 1、家庭 2、亲属 3、朋友、伙伴 4、同事 5、党团、工会组织 认知评价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人格 心理中介因素 心理坚强 自尊 :是否有切实的帮助力量 :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成功 :容易从情绪困扰中走出来 :有积极的自我感受 :由个体表现出来的独特并相对稳定的行为、思想以及情感模式。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收到威胁时采用的对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