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述刑法理论中的认识错误.pdf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年第 7卷第 2 期
试述刑法理论中的认识错误
□李 阳
【摘 要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直接关系到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追究问题。因此 ,慎重地加以探讨法律认识错误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的具体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并提出了可以采取推定的
方式来处理。
【关键词 】刑法理论;法律认识错误 ;事实认识错误
【作者单位 】李阳 ,石家庄正定县公安局
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 害意识是犯罪故意的实质内容 ,而违法意识仅是社会意识的
的法律性质或意义和有关客观事实情况的错误理解。犯罪故 法律形式。因此 ,我国法律更多的强调的是实质合理性的价
意的认识内容或许可以说是罪过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问题 ,其 值观念 ,即社会危害性。就社会危害性而言 , 由于其带有了相
重要性在于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不仅是认定犯罪故意的关键 , 当的社会道德评价色彩 ,较易为人们所掌握和遵守。因此 ,笔
也是认定犯罪事实的前提 ,还是解决行为人认识错误的罪过 者认为 ,在一般情况下 ,行为人只须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或
形式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追究问题 ,因此 必然导致的结果具有社会危害性 ,便已符合故意的认识。而
慎重地加以探讨确有必要。刑法上的认识错误在理论上一般 在事实上 ,法律所禁止的与大众认定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可以分为法律认识错误和事实认识错误两类。 在我国现今的国体下应是相一致的 ,换言之 ,即认识了社会危
一 、法律认识错误 害性也便认识了违法的可能性 ,而认识了违法的可能性则必
法律认识错误 ,即违法性认识错误 ,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 然也应认识到社会危害性 ,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所以 ,一般认
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 ,构成何种犯罪 ,或者应当受到何 为 ,不知法律不是辩解的理由 ,对法律的误解原则上不排除承
种处罚的错误认识 ,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或意义 担故意罪责 ,但是可以酌情减轻罪责。
的误解。法律认识错误通常包括三种情况:行为人的行为在 ( )
二 误解处罚的处理原则。罪责的本质我们不妨如此
法律上不构成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构成犯罪 ,即假想有罪;行 归结 :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应受责备或谴责 ,表
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构成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不构成犯罪 , 现为故意或过失。假如行为人因为对法律误解以至于令人感
即假想无罪;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构成犯罪的罪名和应处刑罚 到十分无辜时、缺乏这种应受责备或谴责性时 ,从罪责的根本
轻重存在错误的理解 ,即误解处罚。由于在法律认识错误中 , 标准衡量 ,不是绝对不考虑免责。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法律门
行为人只是对其行为的法律评价有不正确理解 ,而对其行为 类众多 ,法律条目繁多 ,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 ,所认识到的、
在事实上的情况仍有正确认识 , 因此对其行为构成犯罪与否 领会到的法律显然不尽相同 ,所以行为人因此面对法律误解 ,
以及如何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并不发生影响。 并非不可宽恕。现在 , 无论理论还是实践 ,死守“不知法不
( )
一 假想无罪的处理原则。对于假想无罪的处理原则 , 赦 ”的似乎已在动摇。所以一定程度上 ,也可以认为承认法
涉及到是否将其作为故意要素。外国刑法理论主要有以下几 律误解例外可免责是刑法人性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 ,对
种观点 :一是违法性认识不要说 ,认为只须对犯罪事实有认识 于提出在行为原来并非法律所禁止 ,后又被特别法规定为犯
即可。加拿大刑事法典第 19条规定 : “对法律无知而犯罪不 罪的情况下 ,行为人须对违法性有认识 ,方构成故意的认识的
能成为恕罪事由。”而罗马法格言“不知法律不免责 ”也同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航班时刻规则_欧盟国家时刻管理政策的演变.pdf
- 艺术结尾,让数学课堂教学富有生命力.doc
- 艾米莉_勃朗特的焦虑_生命力悖论_重读_呼啸山庄_.pdf
- 节日时间先后顺序排序.doc
- 苏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复习课件.ppt
- 苏宁设立硅谷研究院土豪烧钱的节奏.pdf
-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情况.doc
-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初稿.doc
- 苏维埃时期的哈萨克斯坦绘画艺术_kzhelp.pdf
- 苏维埃进行曲.doc
- 301115_2024_#ESG_联检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_2025-04-29.pdf
- 300308_2024_#ESG_中际旭创_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21.pdf
- 想生科技产品注册公告及所需文件상생기술제품_등록_공고문_및_제출_서류.pdf
- 300760_2024_#SD_迈瑞医疗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9.pdf
- 300870_2024_#SD_欧陆通_欧陆通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2.pdf
- 301369_2024_#ESG_联动科技_2024年度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8.pdf
- 300937_2024_#SD_药易购_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_2025-04-25.pdf
- 300621_2024_#ESG_维业股份_维业股份: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19.pdf
- 300428_2024_#SD_立中集团_立中四通轻合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文版_2025-04-21.pdf
- 301167_2024_#ESG_建研设计_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_2025-04-0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