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名篇诵读..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名篇诵读..doc

古文名篇诵读之五——《荀子.劝学篇》1-2节 2011-07-10 07:23:37| 分类: 古诗美文记诵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题解】   本篇旨在劝勉人们勤奋学习。篇中所论述的学习,不局限于学习书本知识,还包括学习各种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及修身、养道,等等。文章涉及到学习的效用、意义、目的、态度、方法以及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节原文】   1.1君子曰(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5),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   (1)君子:指有道德的人。(2)已:停止,终止。(3)蓝:即蓼(liao了音)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经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4)糅(rou柔音):通“煣”,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5)有:通“又”。槁(gao搞音):通“熇”,烤。暴(pu)瀑音):古“曝”字,晒。(6)参:检验。省(xing醒音):考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青色染料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却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更加寒冷。木材笔直完全符合绳墨的测量要求,把笔直的木材加热弯曲而制成车轮,它的弯曲程度完全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风吹日晒也不挺直,这是加热使它变得弯曲的缘故。所以木材接受墨线的矫正就会直,金属经过磨刀石的磨砺就锋利,君子广求学问,而且每天反复反省自己,那么,心智就会聪明,行为就没有过错了。 【原文】   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1),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2):“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3),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   (1)干:同“邗”(han韩),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o莫):通“貊”,我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2)引诗见《诗·小雅·小明》。(3)靖:安。共(gong供):通“供”。(4)介:给予。景:大。 【译文】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吴、越、夷、貊四国所生的婴儿,初生时呱呱的啼哭声都是相同的,可长大后他们的习俗却并不一样,这是教育使得他们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诗》说:“君子呀,不要常常贪图安逸。认真对待你的本职工作,多亲近正直的贤人。神明会审察一切,定将赐给你大福。”精神修养没有比受到道的感化熏陶更大,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的。 古文名篇诵读之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 苏轼 2011-03-09 16:08:14| 分类: 古诗美文记诵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啊!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本文来自: 圣言学堂/ ●作者简介8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

文档评论(0)

phljian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