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学专业复习提要..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文献学专业复习提要..doc

古文献学专业复习提要 古文献学专业复习提要 0 一 文字学 1 二 音韵学 2 三 训诂学 3 四 目录学 4 五 版本学 5 六 校勘学 8 七 古文献学史 9 八 要籍解题及其他 13 北大古文献专业考研盲言 15 一 文字学 1 六书说和三书说 象形 会意 指事 形声 转注 假借 表意 形声 假借 不能纳入三书说的问题 记号字 如:五六七八 半记号字 如:丛义 合音字 如:甭 变体表音字 如:乒乓刁 两声字 如:牾耻 其他 如:歹 2 汉字的发展史 商代文字 甲骨文 金文 西周春秋文字 甲骨文 金文 侯马盟书(沁阳玉简)籀书 六国文字 金文 玺印 货币 陶文 简帛 (古文) 秦系文字(春秋—秦) 金文 石刻(石鼓文,诅楚文)印章封泥 漆器 简帛 小篆 战国晚期—秦 正体 小篆 俗体 古隶(秦隶) 西汉 正体 隶书(古隶,汉隶/八分 武昭帝) 俗体 古隶(章草(宣元帝) 东汉 正体 汉隶 俗体 章草 东汉中期 新隶体 东汉晚期 早期行书 魏晋 正体 汉隶 流行体 新隶体(早期行书、章草) 其它 (楷书 汉魏之际)(今草、今行 魏晋之际) 南北朝 正体 楷书 俗体 今行、今草 3 右文说 一些表示同出一源的的亲属词(即同源词)的形声字,都使用同一个声旁。这种声旁,不管是否为有义的声旁,都是研究这组形声字意义和语言的重要线索。由于声旁多数位于字的右边,研究这种文字现象的学说称为右文说。 早在晋代杨泉《物理论》中已有这种说法,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引宋人王子韶(字圣美)正式提出了右文说,后世清王念孙,近人沈兼士,杨树达都有研究。 4 一些概念 本字/假借字 母字/分化字 同形字 通用字 古今字 异体字 同义换读 汉字的结构形体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以及同语音语义的关系。 参考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 二 音韵学 1 声调的演变: 上古 阴 阳 入三声 分短长 中古 平上去入 四声 阴阳长调变平声,短调变上声;入长调变去声,短调为入声 近古 阴平 阳平 上去四声 平分阴阳: 浊声母阳平,清声母阴平(参考:全浊声母与仄声拼读作全清,与平声拼读作次清) 浊上变去: 全浊上变去 入派三声: 全浊入阳平,次浊变去, 全清变上 现代 入全清变上派四声 附 从现代汉语判断古入声字七条 1/ b d g j zh z六不送气声母阳平字,绝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 别敌革急竹择 2/ ue韵母字绝大多数来自古入声,只有 嗟瘸靴 例外 3/ zhuo chuo shuo ruo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桌绰说若 4/ de te ne le ,ze ce se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得特讷勒责侧瑟 5/ bie pie mie, die tie nie lie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憋撇灭蝶铁捏列 6/ fa, za ca sa 大多数来自古入声,例如:发扎擦撒 7/开韵尾文白两读,而意义上没区别的,例如:角脚麦脉剥薄落六没 剥薄没割黑屋服福伏熟粥缩哭幅斛仆叔淑菽麴秃扑辐掬蓿塾孰俗督赎捉出实失漆膝匹七悉戌蟋拂屈弗发歇突忽勃揭曰曷活钵脱豁泼撮八黠滑猾察杀辖瞎刷刮 2 声母的演变 帮滂并明 非敷奉微 知彻澄娘 端透定泥 照穿床审禅 精清从心邪 见溪群疑 影晓匣喻 来日 上古 32字母系统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不分;端透定泥(知彻澄娘)不分;照穿床审分二三; 喻三在匣 切韵 35(36)字母系统 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分 (或泥娘不分) 宋人 36字母系统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分;照穿床审分二三 和;泥娘 分(不变); 喻三四 合 元人 20字母系统 并奉澄定床禅从邪群匣 全浊入清 全浊声母与仄声拼读作全清,与平声拼读作次清; 知彻(照穿) 合; 泥娘 合;影喻疑 合; 非敷 合 现代汉语 22声母系统 微 与影喻疑 合; 从 精清心|见溪晓 增出 激栖息(jqx) 3 韵母的演变: 注意分清概念,韵类,(韵母,韵/韵目),韵部 上古 30韵部 切韵 206韵(160韵)61韵部 孙愐 唐韵 陈彭年 广韵 丁度 集韵 礼部韵略 108韵 平水人刘渊《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金人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张天锡《草书韵会》宋末 阴时夫《韵府群玉》106韵 词韵 清人 戈载《词林正韵》19韵部 元曲韵 周德清 《中原音韵》19 韵部 近现代 北方曲艺 十三辙 13 韵部 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包括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三个部分。 参考书目 王力《汉语音韵》 唐作藩 《音韵学教程》 北大中文系 《现

文档评论(0)

phljian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