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doc

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 ——我与随班就读生的故事 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杜锦兵 “老师,您好!”学生的问候总能温暖我的心。春去秋来,我已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7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幸福,这份幸福来自于对工作的热爱,来自于对学生的喜欢,来自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我非常享受当教师的快乐。 其实,回顾走过的路,教书育人并不是一件惬意的事,往事历历在目,酸的、甜的、苦的、辣的,百般滋味涌上心头,然而,心中那一份执着却未曾改变过,哪怕学生换了一届又一届。因为我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尽相同的个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也各有偏差,但我坚信每一个生命都是美丽的,他们都可以欢欣拥抱盛开的季节,享受灿烂的阳光! 十几年来,我碰到过各式各样的家长,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给我留下了珍贵的回忆。去年,我接了四年(3)班,这个班在全校“鼎鼎有名”,行为怪异的、有学习障碍的、单亲的、多动症的……特殊的学生特别多。小陈就是其中之一,他父母老年得子,对他非常溺爱,只管孩子的吃喝玩。别看他身高和样貌在班上一点都不起眼,然而,他却是一个有学习障碍的随班就读生。 故事一:孩子,别怕,慢慢来! 接班后的第一堂语文课,信心十足的我上起来特别投入。孩子们因为换了一位老师的缘故,感到很新鲜,挺认真的。 孩子们一组一组开火车认读词语,都读得不错。轮到第四组时,奇怪的事发生了,第二个同学读完后,第四个同学马上接上了,第三个同学是一个瘦瘦的小男孩,他坐在那里,显得很安静,其他同学也没有一丝异样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等这个小组的同学读完,我示意那个小男孩也读一个词语。他看着我,脸上没有表情。“老师,小陈一直就是这样的,我们都不理他。”有个学生道出了秘密。我有些尴尬,第一堂课就出这种状况,不免为自己以后的威信担心起来。不行,一定得想法让他站起来读词语。 我一边想对策一边走到他座位前,弯下腰,温和地说:“孩子,别怕,慢慢来。老师知道你会读,读出来好吗?老师没有听见过你的声音,但我相信小陈的声音很好听。”静悄悄的,全班孩子看着我,我看着小陈,我们都在期待着。我的心里竟有点儿紧张。——“观潮”,一个轻细的声音从座位上传来。他读了!他把课题读出来了!我舒了口气:“小陈读得真好。”他抬起了头,用大眼睛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去了。我读不懂他眼里的内容,但我猜:对我这个新老师,他应该有一份信任了吧。是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潜能,克服重重阻力,到达成功的顶点。获得信任的人,会觉得身后有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自己,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精神上的莫大安慰。我知道在信任中的孩子往往充满自信,信任的力量正在于让孩子觉得“我能行”。 事后,我了解到小陈就是这个班的随班就读生,由于学习有困难,不少的老师在他身上花了心血都不见效,慢慢地放弃了他,让他真正的随班就读。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面对着可爱的孩子们,我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了工作的压力,但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故事二:孩子,我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吗? 接着下来的日子,我经常有意亲近小陈。他不大乐意与人交流,总是呆呆的,谁也不知他脑瓜子想的是什么。有一天,上完课后,我没有马上离去,而是来到小陈跟前。指着他的书,我轻轻地说:“小陈,你能把这段话读给老师听听吗?”他看着我,一脸疑惑,我在他身旁坐下来:“老师想听你读书,读吧,好吗?”他的双眼紧盯着书本,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一会儿,他开始读了。虽然没什么感情,读得也不流利,可也没错。我故意兴奋地说:“真不错,你读得太好了。老师给你的书上打一颗星星。”说完,我认认真真地在他书上画了个红五星。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我问:“小陈,你有好朋友吗?”“我……我……我没有。”对于我的问题,他回答得断断续续的。“孩子,我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吗?”我诚恳地望着他。他微微地点了点头,虽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看得出,他很高兴。 这个外表看似对什么都不关心的小男孩,其实也是渴望友情和关心的。还好,我和他有了个还算不错的开始。 教育心理学指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心理的个别差异。生理和环境的因素造成了小陈特殊的心理特征,使他和“一般的普通人”相比显得有些怪异。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往往决定他是否具有培养某种心理品质的明确意向和主动精神,不同水平的自我教育的要求又在心理的个别差异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任何教育影响的效果都以它落在什么样的“心理基调”上转移。因此,根据小陈的情况,首先得承认这种差异,再根据他已有的心理特点,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