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普通动物学..doc
普通动物学教案
讲课与学习的关系:
课堂气氛,以及需要掌握、记住的内容
学习分析、综合所学内容的方法
了解动物学的最新成果及最新发展动态,并了解一些参考资料等。
相当一部分内容要在自学中完成,即给予学生更大自学空间。(主动学习)。
参考资料:
1、武汉大学等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华中师院等编《动物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4
3、江静波等编《无脊椎动物学》(修订本) 1982
4、任淑仙《无脊椎动物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5、武汉大学等《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 1978
6、吴志强等《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4
7、龚兆锋等《动物学实验教程》山东气象出版社 1995
绪 论
目的与要求:了解动物在生物界的地位及动物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动物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初步分类知识;细菌界 原核生物总界
蓝藻界
植物界
真菌界 真核生物总界
动物界
此外,尚有八界系统和不同分法的四界、六界系统等。
上述分界无论如何分,均是努力显示生物发展史所经历的过程。即:生物从原核到真核,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过程。
自养生物:;凡能利用二氧化碳,无机盐及能源合成自身所需食物的称为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紫色细菌。
异养生物:凡从自养生物及其它生物那里获取食物的生物。
第二节 动物学及其分科
动物学: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及其与环境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动物学可根据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目的划分成许多不同的学科。
一、根据研究内容可分为:
动物形态学:内外形态结构、个体发育、系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包括:解剖学(比较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细胞生物学)、古动物学。
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机能的变化发展以及对环境条件所起的反应等。相关的有内分泌学、免疫学等。
动物胚胎学:研究动物胚胎形成、发育过程及其规律、其发展的新阶段,成为发育生物学。
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动物地理学:动物的分布方式及其规律。
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变异规律。
动物分类学:动物的类群间的异同及其异同程度、动物间的亲缘关系、 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
二、根据研究对象分为:
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两大类,亦细分为许多具体类群的研究学科。
按研究的侧重点和范畴分为:
理论动物学、应用动物学、医用动物学、畜牧学等。
现在又新兴出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分支:保护生物学;研究保护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问题。
1992年联合国环境署主持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合约》。我国为签约国。
第三节 研究动物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了解动物各个方面的知识,以服务于人类。
二、意义:动物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精神生活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它的意义不言而喻。诸如农业、畜牧业、医药卫生(重点记住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疟原虫、黑热病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工业(原料)、仿生学等。具体内容自学。
第四节 动物学发展简史:
西方动物学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西腊):分为有血、无血动物《自然系统》及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贡献。
林奈(瑞典):18世纪(1707-1778):创立双名和划分动植物为:哺乳、两栖、鱼、昆虫、蠕虫6纲和纲、目、属、种、变种5个阶元。
拉马克(法)(1744-1892):提出物种进化思想,“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是其著名论点。
居维叶(法)(1769-1832):确立器官相关定律。
施莱登(德)(1804-1881)和施旺(1810-1882)提出细胞学说。
达尔文(英)(1809-1882)《物种起源1859》,阐述进化论和“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动物界的多样性、同一性、变异性等,是19世纪三大发现之一。
孟德尔(奥地利,1822-1884)孟德尔遗传定律。
摩尔根(1866-1945),基因遗传学的奠基人。(染色体)
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动物学的发展:
公元前3000年就已养蚕和饲养家畜。
公元前2000年,《夏小正》著作记述了5月蜉蝣出现,12月蚂蚁进窝,系对动物的观察记实。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221)的《周礼》一节,已将生物分为两大类(动、植物),将动物分为五类:毛物、介物、鳞物、羽物和赢物。
唐朝(公元618-907)陈藏器著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