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发展演化流变中阅读现代文学意义——读王晓初《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_1989》.pdf

从发展演化流变中阅读现代文学意义——读王晓初《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_1989》.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卷 第6期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26No.6 2005年12月 JOURNAL OF WENZHOU NORMAL COLLEGE Dec. 2005 从发展演化的流变中阅读现代文学的意义 ——读王晓初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1989》 李 怡, 王晓渝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在重建现代文学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学术探索中,21世纪初一批以全新的视角重 构现代文学的文学史著作纷纷出炉,王晓初的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是其中有特色的 一部。作为一部独立写作的文学史,该著不仅在史的宏观把握上显示出自己的个性,而且在 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中也时见亮点。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现代性;分期;个性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75(2005)06-0114-03 至上世纪90年代,文学与政治,在经过长时 文学以全新的涵义的文学史著作纷纷出炉,王晓 间的对于其过近的关系的质疑与反思之后,已渐 初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1989》 行渐远。文学终于远离曾经给它带来无限荣辱的 正是这批硕果之一。 政治,回归文学自身,固然得益于与经济高速增 正如刘纳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言:“时间 长相伴而生的前所未有的宽松与开明的政治语境, 的不可逆性决定着历史与文学史不可能重复,任 但也不能不说这是多年来文学与政治不断冲撞与 何文学史的描述都不可能完全再现当年的文学现 磨合的结果:文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在付出泪与 实。”所有的文学史都是写作者从自己的视角对自 血的代价之后终于找到一片不致于与政治发生碰 己所看取的已逝的文学现象的“遗迹”的断片的 撞而又尚可伸展自己拳脚的空间。但对于在1980重组与回述,在此种意义上说,任何文学史的描 年代曾经引领整个中国文学研究以至于思想变革 述都与历史的 “真相”相去甚远。然而文学史研 潮流的现代文学研究,却由于其学科来源的过重 究者的研究自有其独具的价值,正是他们对于历 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而付出代价,当它的研究者 史的不同角度的回望,使得历史不断的呈现出其 为自己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可以卸去许多的非文 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真相”,从而使人们的认识 学的负载获得对文学本身言说的自由而欣喜的时 不断逼近历史的“本来面目”。所以说,任何新的 候,却不能不面对新的困境,现代文学之所以成 写作角度的确定,同文学的“遗迹”的发现一样, 为现代文学而存在的根基已被动摇。于是,重建 都标识着我们对于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化。王晓初 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成为1990年代现代文 先生的文学史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于,他把现代 学研究者难于避开的问题。从1980年代中后期钱 文学的历史看作不断演化流变的动态过程,力图 理群等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到1990年代“重 揭示出文学演变流程中的“变”与“常”。这种嬗 写文学史”的呼声,再到世纪之交现代文学“现 变意识既体现于全书的总体构架,如文学史的分 代性”的讨论,其中包含了几代学者不懈的努力 期;也体现于叙写具体作家,具体的文学现象,文 和各自独具价值的思考。在经过多年的学术准备 学流派等细部,——比如第三编 (下)第一章中 之后,21世纪初许多在新的视角观照下赋予现代 对于刘再复文学主体论与胡风主观战斗精神间关 收稿日期:2004-06-12 作者简介:李怡 (1966-),男,重庆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114· 第6期 李怡等 从发展演化的流变中阅读现代文学的意义 系的阐述,第三编 (下)第三章第四节中,关于 1989的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史划为三个阶段:1898 蔡其矫上承象征派现代派九叶派,下启朦胧诗的 —1920的发生期,1921—1937的发展期,1937 论述,——都把它们置于时间流变的链条上,在 —1978的隐伏期(第三期与第四期的命名是我自 对其前后的相关因素的清理中呈现其意义。我想 己看过全书后总结得出的,与著者在书中的命名 王晓初先生之所以把自己的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