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才工作,提高研发水平.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强化人才工作,提高研发水平.doc

强化人才工作,提高研发水平 我院创办于1959年,是榆林市唯一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马铃薯、名优小杂粮、蔬菜、玉米、园林绿化等农林作物新品种引育试验和新技术研究、试验及示范推广工作。目前,陕西省小杂粮科学研究所、陕西省马铃薯良种繁育中心、陕西省和榆林市马铃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马铃薯、玉米、谷子、糜子和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榆林综合试验站在我院挂牌成立,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陕西省引智示范基地落户我院。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中、省、市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人才办的精心指导下,我院以建设创新、发展、高效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为目标,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竞争激励机制,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才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人才的活力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为推动全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一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聘请兰迪欧?胡安、陈伊里、孙慧生、金黎平、谢开云等国内外马铃薯知名专家来院内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到珠海、寿光、大连、定西、大同、张家口等地进行考察学习,选派科技人员到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河北坝上农科所等实力强劲的科研院所进行业务培训,学习先进科研单位在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二是鼓励在职人员开展后续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通过单位派出职工在外地科研院所培训、职工参加全国自学考试、农广校学习、电大学习等途径,有1人获得研究生学历,2人正在进行研究生培训,有6人由中专学历上升为大学本科学历,有20多人由中专或技工学历上升为大学专科学历,职工队伍的学历和技术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三是组织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办班培训、专家授课、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专业人员技能水平,掌握技术发展动态。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大家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机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转变了思想观念,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推动了我院各项工作的进程。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壮大科研开发实力 人才是推进科技事业进步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科研机构加快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要素。针对科技人才短缺、断档问题,我院打破常规,大幅度吸纳高学历科研人才。2007年一次性招聘农业高校本科生7名,2008年又招聘农业硕士研究生7名,并引进1名省管专家。目前,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在职职工109人,离退休人员51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83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50人,省管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三五”人才4人,市“一五二”人才15人,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劳动模范2人。2010年5月,由榆林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榆林市专家工作站”在我院揭牌, 经我院推荐,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批准,专家工作站首批聘任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柴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学湛、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王舰、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显等16位专家,2011年又聘请了金黎平等15位专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加快技术研发步伐,推进产业稳步升级 在我院科技人员和外引人才的共同努力下,农业科研工作蒸蒸日上,产业开发不断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方面,研究总结出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脱毒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规程”、“脱毒原种和专用商品薯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三项丰产技术,建成了脱毒种薯繁供和技术推广体系,完成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应用及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标准化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分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同时,高产创建活动成果丰硕,2007年靖边高海则60亩布尔班克马铃薯平均亩产达5136公斤,创该品种全国单产最高纪录;2008年我们又重点实施了马铃薯“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其中3万亩夏马铃薯平均亩产3810公斤、万亩秋马铃薯平均亩产4888公斤,千亩专用薯平均亩产5037公斤,百亩秋马铃薯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6715公斤,均创造全国、全省马铃薯单产纪录。为此,省委、省政府就我市马铃薯创高产活动进行了通报表彰。 在杂粮综合研究方面,通过品种引育、提纯复壮,开展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等综合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适宜我市的小杂粮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完成的“榆谷4号选育”和“榆糜3号选育”项目分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并编辑出版了《榆林小杂粮》一书。 在瓜、菜新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重点开展了保温被覆盖、电热线营养钵育苗、嫁接栽培、二氧化碳施肥、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