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肃省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小结.doc
甘肃省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小结
这次全省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工作中,共查出重大危险源总计1705个,其中甘肃矿区28个占1.64%;白银市167个占9.79%;定西市80个占4.69%;嘉峪关市26个占1.52%;金昌市75个占4.4%;酒泉市102个占5.98%;临夏州80个占4.69%;陇南市95个占5.57%;平凉市82个占4.81%;庆阳市148个占8.68%;天水市91个占5.34%;武威市107个占6.28%;张掖市109个占6.39%;兰州市466个占27.33%;甘南州49个占2.87%。
在1705个重大危险源中,贮罐区140个占8.21%;库区104个占6.1%;生产场所1198个占70.26%;压力管道6个占0.35%;锅炉75个占4.4%;压力容器164个占9.62%;金属非金属矿11个占0.65%;尾矿库7个占0.41%。可看出,贮罐区和生产场所占比例较大(压力容器主要是贮罐),是管理工作的中心,其中应以石油、石化、液氯、光气生产的生产场所、贮罐区为重点(因为在全部生产场所危险源中有较多的加油站、液化气站)。
申报中的一些说明:
1、这次申报中按要求将加油站、液化气站都归于生产场所填表,其加油站859个,液化气站179个,因而生产场所数量较大。(除去加油站、液化气站外,生产场所仅160个)
2、报表中的贮罐区多半为几个罐在一个围堰中是一个罐区,划为一个危险源。按申报要求,一个罐符合压力容器申报要求时,还要填压力容器申报表,故一些贮罐报了二次重大危险源。(压力容器数量中,只有中油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高压聚乙烯车间的2个高压反应釜-225Mpa在生产场所中另填报了压力容器表,其余均为贮罐)。
3、兰渝输油管线,西气东送天然气管线(甘肃境内段)因管理权属未定这次申报未计入。
4、一些厂矿因搬迁或濒临破产,这次未计入。
5、这次申报按要求未涉及核设施、加工放射性物资的工厂(这些设施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和军事设施。
申报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局来兰培训中一些地州市来培训人员回去未直接参与申
报工作而又换人搞申报,因此申报工作有些被动。
2、国家局来兰培训工作做得较粗,地州市培训人员回去后对县级申报人员培训工作比较吃力,对重大危险源理解不深。在划分危险单元时有不一致的地方,而且填表时又有不够认真的现象,不属此次申报范围的也有申报,有些生产场所所处环境为工业区、商业区,但周边环境表中又全填无,有些周边环境表中填有住宅居民,生产单位但无人数等等。
3、国家制定的一些标准不够严密,在查用上有些困难。如苯在GB5044中毒物危害程度属于极度危害物质和氰化物列在一起,在GB18218中苯列在毒物表中,而查危化品手册,苯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5700mg/kg和3500mg/kg,这在申报培训教材中连毒性物质危险源都算不上,只能依照培训教材中属易燃液体,从闪点上来划分危险源,但在填报压力容器上又有所矛盾。同样情况还有甲苯、二甲苯、甲醇等物质。(这次申报要求:主要以重大危险源申报培训教材所列范围申报)
4、在近期出版的几本危化品手册中一些危化品的理化数据,相互之间有较大差别,因而在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时有一定困难,我们只好按最低数据来判定。
5、此次普查中一些地方有漏报现象,如自来水厂(用氯气消毒),医院(用氯气处理污水),电厂(锅炉)。
建议:
今后对县级、市级人员多作一些培训工作。
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
1、在普查工作基础上,应由企业对其自身所有的重大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后果进行评价,从预测事故发生的死亡半径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死亡半径的大小进行重大危险源分级。由于这次普查工作中,有些企业填写的申报表中一些数据不够全,对评价分级有困难。因此有必要要求市、县局在弄清申报表的要求基础上,对企业的申报表认真过滤一次,对数据不全的企业应补填好数据,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
2、由于确定死亡半径工作比较生疏,因此有必要进行培训。
(1)若此次软件能计算死亡半径,则培训如何输入危险品的理化参数,由软件计算。
(2)若软件有问题,则培训人工计算死亡半径,(这样就比较麻烦)。
3、以上评价分级工作进行后,应编写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而预案确定,并先是由重大危险源的企业编写、再逐级编写,即上一级的预案来源于下一级预案,因此这项工作也应有一培训工作。
4、建议:在实施工作前,在重点企业中确定一条件较好(人员素质高、领导重视)的企业先行培训,确定死亡半径进行分级,编写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试点工作,取得经验以利于开展全省工作。
甘肃危险源统计表(单位:个数)
按地区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