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熟读课标 剖析教材 有效教学.doc
熟读课标 剖析教材 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苏教版四(上)教材分析
柳州市景行小学 唐瑜璟
引言:
老师们,在今天教材分析之前,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理念,就是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学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对这个问题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是非常明晰的了。所以,今天的教材分析,我们探讨的不是如何教书本中一篇篇课文,也不是仅仅弄懂教材都讲了些什么,而是一同来研究如何利用教材落实教学目标,为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服务。我想,树立这样的认识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重温课标,从课程标准的年段要求来思考: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对《课程标准》年段目标的思考
(出示:课标对中年段各版块要求,老师们浏览学习)
这是整个中年段的要求,那么四年级上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呢?综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教材分析,我认为着重是如下“三个侧重点”“四个项目”的学习:
三个侧重点:
1.读书能力:
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
2.理解能力:
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3.拓展积累:
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
四个重点项目: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第七册教材是如何落实、安排以上学习重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剖析教材,明晰教材的内容,领会编者的编排意图和精神,从而使教学更具有目标和方向性。
二、剖析教材,领会精神,有效教学
下面我按照“习惯篇”、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个版块和大家一同学习,重点是阅读和习作。
第一板块:习惯篇
大家看到课本共有5页插图,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生活。主题是读书要有选择;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纵观这三种习惯的教学,前两者是关于读书的,更注重一些操作方面的训练;后者是关于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的是意识的渗透。编者的意图就在于启动学生敏感的心,用好奇、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世界,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言运用。这三种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习惯篇”的教学虽然安排在教材开篇的位置,是独立的,但是它绝不是孤立的,它还渗透在课本编写的方方面面。例如:课本65页,练习3的“处处留心”就有一脉相承的内容。对这部分的教学,要“少讲多练,结合生活,长期坚持”,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一丝不苟,常抓不懈。在教学中多创设生活情境、唤醒生活经验、进行生活实践演练、开展演讲评比活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举例:预习作业,让学生做读书记号。从“习惯篇”开始一直坚持,学生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到主动,好习惯逐渐养成。
第二版块:阅读教学
首先从教材内容层面来看:
1.教材的内容:选文品位高,追求多维的精神营养,力求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精神食粮。纵观全册七个单元课文,主要涉及了如下方面内容:
(1)关于爱国主义教育:
举例:如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天安门广场》;有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泉城》、《九寨沟》、《雾凇》等;有传扬民族文化,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春联》、《元日》、(《古诗两首》)等。
(2)关于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
举例:如《开天辟地》颂扬英勇捐躯,献身人民的精神;《虎门销烟》表现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的大无畏精神;《诚实与信任》、《九色鹿》、《珍珠鸟》赞扬诚实笃信、厚德载物等高尚品德;还有进行孝亲敬友,情感教育的《但愿人长久》。
(3)关于创新精神教育
举例:《田园诗情》《普罗米修斯盗火》让学生领略了异国的风情,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
《老师,您好!》、《一路花香》使学生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是进行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还有加强爱科学、爱学习教育。如《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等课文。
在教学中,我们就是要利用一篇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教育的课文,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借助文本中丰富情感的熏陶和语言文字的感染,在与文本、老师和同学们的对话当中,使孩子们受到激励和教育,达到润物无声地效果。
接下来,我们从教材意图层面看:
2.编排特点: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提出编排原则:“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
旋上升。”
我想重点和大家分析何谓“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所谓“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标准 鲁价费发〔〕205号.pdf VIP
-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doc VIP
- 摩登家庭台词剧本第一季第一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六大板块.PPT
- 核电厂能动机械设备鉴定 第5部分:泵组件鉴定.pdf VIP
- Q_GDW 1244-2015 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考研专题-贵医公卫考研毒理学试题库.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新疆煤炭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docx
- 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docx
- 平安保险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