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集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重点问答题 问答题精选(一) 1.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职能和经济基础分别是什么?(8分)你是如何认识这一制度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影响的?(12分) 核心:君主专制独裁,即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2分) 职能:主要是镇压百姓;其次抵御外部势力侵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组织社会生产。(3分) 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3分) 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 领土完整。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长持不衰。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6分) 消极影响: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和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发展。(6分) 2.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改革赋役制度,1069年宋神宗接受王安石主张实行新的赋役制度。在赋役方面他们实施的新制度分别是什么?(6分)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它们存在怎样的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唐德宗实行两税法(2分),宋神宗推行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4分) 两税法规定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2分)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方田均税法指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2分) 共同作用:扩大了税源,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规定官僚、地主都要交税,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利于发展农业生产。(4分) 3、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 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试从经济和思想方面概括其主要特征,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例如明朝中期江南等地出现了手工工场,机户就是早期资本家;机工就是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在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细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思想方面: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例如李贽指责儒家经曲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黄宗羲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指出君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并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还要“趋时更新”。 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中的反封建思想 4.管仲认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黄宗羲却认为:“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为有治法而后治人。”这两位思想家论述的核心观点有何不同?(4分)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种不同认识的历史必然性,并指出各自的影响。10分) 不同:管认为法律应由君主制定,让臣民遵守,核心观点是建立君主专制。黄认为封建国家的法律是君主“一家之法”,应当先有“天下之法”,核心观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4分) ①春秋时期的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管仲的观点适应了建立新的政治权威的需要。管仲改革使齐国实力大增,完成局部统一;他的思想成为后来法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对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立和秦朝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都有重要影响。(5分) (5分) .试述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思想主张的不同点,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1)主张:儒:“仁政”。以德治民,“民贵、君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墨:兼爱、非攻;尚贤、节俭。道:清静无为、无为而治。法: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胜于古代;实行改革,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实行法治。(4分) (2)原因:①代表阶级利益不同:儒家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赞成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道家: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反对社会变革,对社会变革无能为力;墨家:代表劳动人民利益,反对掠夺战争,反对奴隶主贵族的掠夺战争,反对奴隶主贵族的奢侈与残暴行(4分)②对人民的态度不同:儒家;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主张体恤民力.实行仁政;法家:无视民力,主张用严刑酷法镇压人民;墨家:同情人民,主张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友爱。(4分) (3)产生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