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1.doc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大纲-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文学大纲 一、先秦文学五大内容 神话(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基质呈现) 诗经(民族真情的自由渲泻) 诸子散文(民族关于社会、人生的思考) 历史散文(时代与民族精神、性格及观念变迁的辙痕) 楚辞(文人心灵世界的第一次展示) 二、先秦文学演进的轨迹 由群歌互答向抒写个人情怀的演进; 由巫觋创作向史官创作向士人创作的演进; 由誓命训诰向对话语录向据题抒论的演进; 由朴野无华向语言自觉的演进。 一、神话 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四方面的知识: 神话的性质与产生; 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 保存中国神话的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中国神话的特色与基本精神。 一、神话的性质与产生 所谓“神话”即“神们的故事”。“神”是先民幻想创造与主宰物质世界的超自然的意识存在。“神话”是运用神的观念进行思考、想象的结果,是对于幻想的描述。用马克思的话,就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 神话的产生是以原始的生活方式与原始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人群,对包罗万象、变化莫测的自然界――特别是灾难性突变感到神秘而恐惧,而又不能科学解释,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随而又琢磨那奥秘的神灵形象,于是产生了神。随后又想像他们之间及他们与人之间的联系,参照人的生活,创造了神话。 二、中国原始神话的基本内容 中国原始神话的基本内容大约有三类: 解释性神话:如羲和生日、常羲生月、女娲造人、盘古开天以及民族起源、工具发明等; 人与自然神话: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社会生活神话:黄帝战蚩尤、共工颛顼之争、刑天及《山海经》中的海外方国等。 三、保存中国神话的基本典籍及整理成果 在中国古籍中缺少专门的神话著作,神话资料零散地保存在各种典籍中。其中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是《山海经》。其次是《楚辞·天问》、《淮南子》等。另外《左传》、《国语》、《墨子》、《庄子》等先秦古籍中,也有一些零星的神话资料。在汉代出现的纬书中,则保存了较多的经过汉儒自觉处理的神话。 20世纪,一批学者对零散的神话资料作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其中袁珂先生《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中国神话通论》(巴蜀书社1993年版)及刘城淮先生《中国上古神话通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等,用功较勤。 四、中国神话的特色与基本精神 中国神话的特色: 题材上:重写灾难母题(著名神话几乎全与灾难有关) 内容上:礼赞救世英雄(勤苦奋斗、普济众生者,与西方自我奋斗的英雄不同) 思想上:崇尚拼搏抗争(不是顺从命运,而是迎难而上,不屈不挠) 风格上:呈现磅礴大气(补天、射日、填海、移山等) 神话中看到的民族的基本精神: 厚德载物(奉献精神、普度众生、博大襟怀、大公无私等) 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奋进、抗争、顽强不屈等) 附:思考题 中国神话有那些主要内容? 与希腊神话相比,中国神话有何特色? 以洪水神话为例,比较东西文化的差异。 从灾难母题神话中,你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哪些特色? 二、《诗经》 这一部分主要掌握四方面的知识: 1、《诗经》的性质、产生、结集、传播等基本问题 2、《诗经》风、雅、颂的含义及分类的根据 3、《诗经》的基本内容 4、《诗经》基本的艺术特征 一、《诗经》的性质、产生、结集、传授等基本问题 1、《诗经》的性质:《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商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存目311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辞。这些诗在春秋之前其实都是乐歌。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战国时,被列为儒家“六经”之一,汉代始有《诗经》之名。共分风、雅、颂三部。其中“风”诗分《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有诗 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周》、《鲁》、《商》三颂,有诗40篇。这些诗作较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展示了民族的心灵世界,为我国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诗经》产生的地域、时代及作者:《诗经》诗篇所产生的地域,大略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及湖北、安徽北部等地。其时代大多难考,大略言之,《商颂》是商代的诗,《周颂》是西周初期诗,《大雅》大部分产生在西周中期,《小雅》大多产生于西周晚期,《国风》中的大部分产生在东周。《诗经》各篇的作者大多不可考,总地看来,《风》和《小雅》中的一部分出自民间,少部分是贵族制作;《大雅》与《颂》都是贵族的作品。 3、《诗经》的结集:《诗经》的结集,先秦典籍中无明确记载。传统有三说: A、“采诗说”。B、“献诗说”。C、“删诗说”。 4、《诗经》的流传、传授:《诗经》在春秋时期已广为流传,教育家孔丘,曾以《诗经》为教材,广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