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郭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doc

郭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郭村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二、项目所在地简介 1、地理位置 郭村村地处黄山区西南部,位于原郭村乡政府驻地东北部,东与汤家村村交界,南与岩寺村接壤,西与石岭村毗邻,北与乌石乡桃坑村相连。太黟县公路沿村而过,村庄东有来龙山,西有西山,南有寨山,四周群山环抱,一条清乾隆九年开挖的长约3千米的人工河流(又称恒河)自东向西纵贯郭村村。 2、自然条件 郭村村土地总面积22618亩,其中林业用地17311亩,非林地12198亩,水田1146亩,旱地982亩,茶园194亩,经济林574亩,毛竹633亩。村民人均山场17.3亩,耕地2.1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粮油、木材、毛竹、茶叶、畜禽养殖和劳务收入。当地物产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青石板、石煤、石灰石等,其中青石板矿已通过招商引资予以开采,郭村村东来龙山有上百亩马尾松母树林基地。村现有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树8棵,其中柏树3棵、红豆杉2棵、银杏1棵、榧树2棵。当地土特产有毛峰茶、竹笋、香菇、葛粉、山核桃、双低保健食用菜油等。 3、历史沿革 郭村历史悠久,古时处在徽(徽州府)池(池州府)和宁(宁国府)通道的交汇处,南来北往的人往往在郭村打点住宿,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在明末清初逐步形成十字形街道(十字街口遗址尚存),东西、南北各长约1公里,人口达2万人。当时集镇主要是沿桃岭古道和太黟古道而建,南至岩寺,北至石壁下,东至郭村岭,西至西山脚下(现已成杨梅溪河滩)。各类店铺上百家,在石壁下主要是饭庄,在岩寺主要是旅店,在郭村街上的主要是杂家店铺。清咸丰年间,太平军长期在郭村驻扎,这里一度成为清军与太平军争夺的战场,由于长时间战乱,村庄逐渐衰败,集镇规模日趋减缩,大量人员外地谋生。清末,十字街已不复存在,岩寺、郭村已不相连,南门至西山一是人迹荒芜,集镇中心由十字街移至桥阁担,郭村街道个岩寺街道各长0.2公里,人口不足2000人。 新集镇建设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0年6月218省道通至郭村,在218省道旁首先建起郭村粮站、农具站、供销社等,一些农户也在218省道旁开起商店、理发店等。1985年在218省道旁建成乡政府大楼(原郭村乡),郭村新街初具规模。1986年区建委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编制《郭村乡集镇总体规划》。 三、项目所在地历史文化遗产 郭村的传统格局是经过多年演变而来的,伴随着人口增长、户数增加而发生的自然扩张,从而引起格局的不断变化。郭村的总体格局是由一条主要横向道路和一条次要横向道路及多条纵向巷道,连接形成的竟似棋盘式格局,将村庄各门各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村庄平面布局自由,依山势变化,沿河道之流线,与其融为一体。整体结构保护完整。从村落到街巷空间再到建筑单体都保留了原有的尺度,整体形态随地形高低错落,院落大都保留有院墙、河流对景,空间环境丰富。 郭村历史悠久,文化沉淀厚重。清康熙至乾隆年间称“彀城”,嘉庆年间称为“弦歌里”。始建于南宋,村中主要为林姓,始祖是由南宋时期(宝佑年以后)安抚使林椿平,他为逃避官场争斗而定居郭村。村庄在明代已具有相当规模,到了清三代大道鼎盛时期,具有千灶万丁,相传2万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郭村遗留了这一时期的大营盘、小营盘、战壕等遗址。村中主要历史建筑有观音阁等。 观音阁:又名絃歌里。观音阁为清代楼阁建筑,位于区城南30公里的郭村乡郭村村西口。该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建于石桥上,这是区内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桥上建筑。此桥建于明代,桥长14米,宽5米,高3.5米;楼阁面积40平方米。一楼立有清顺治、乾隆年间和1953年三块石碑,记载了郭村村民清疏河道及捐款情况。现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项目计划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郭村发展旅游度假产业,可以解决本村部分人口的就业。可以对现有的历史文化和环境资源进行整合再利用,保持现有的社会网络和邻里关系,为今后发展旅游提供鲜活的生活场景,提升村落的活力和人气。改造部分院落,为外来游客提供度假场所。 发展旅游产业,可以保护整治郭村空间环境;可以对各类古建筑进行保护、整治、维修、利用;可以集约利用土地;可以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2、可行性 1、郭村具有鲜明的价值特色,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为一体。具有徽州特色的风貌景观成为其进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郭村村镇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郭村人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众多的文化遗存是因为他们而遗留下来的,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他们成立各类民间组织,自筹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 3、项目所在地郭村文化资源丰富,有古老的佛教文化遗址,独特的皖南古建筑群,特别是保存完整的如棋盘状的村庄整体,几乎可以进行简单的旅游产品建设就可运营。 4、郭村地理位置较优越,毗邻218省道,南距宏村20公里,东距黄山西大门仅15

文档评论(0)

leiy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