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农业技术服务信息网.doc
重庆农业技术服务信息网
上网时间:2004年7月10日
从杂交水稻制种的群体结构
浅析提高制种产量的途径
陈发寿
(南川市种子公司 408400)
内容摘要:本文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杂交水稻制种的群体结构与制种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基础。
关键词:水稻 制种 群体结构 产量
1 .试验目的
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构成因素有:亩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千粒重,但三者之间又相互影响和制约,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制种的产量。本试验试图研究水稻制种合理的群体结构,希望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2.材料和方法
2.1.试验时间:1993年3—8月。
2.2.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南川市北固乡水稻制种基地内。供试面积20亩。田块间肥力均匀,水源保证。
2.3.供试组合:冈优725(母本冈46A、父本绵恢725)。
2.4.试验设计:试验采用田块试验13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1亩,四周全为保护行,排除边际效应的影响。
2.5.试验田间栽培管理:与大面积制种田同期播种,同量施肥,按技术要求防治病虫。
表1 基本苗与制种产量的相关性
基本苗(万/亩) 有效穗(万/亩) 实收产量(公斤/亩) 7.6 15.82 139.9 8.5 15.66 169.5 9.8 17.24 162.2 11.4 15.18 160.2 15.2 20.48 200.0 17.1 23.05 201.0 19.5 25.49 202.0 22.8 25.06 202.9 25.4 25.18 187.7 28.38 25.19 171.4 29.67 25.39 163.4 32.24 27.02 162.5 34.08 27.03 160.3
表2 有效穗与实粒数的相关性
有效穗 (万/亩) 实粒数 (粒/穗) 有效穗 (万/亩) 实粒数
(粒/穗) 15.82 28.86 20.48 32.23 15.66 35.42 23.05 30.09 15.18 34.12 25.49 27.27 17.24 31.64 25.06 27.78
表3 不同产量水平父母本苗穗平衡组成
统计田
块数 产量
水平
公斤/亩 基本苗 苗/穴 最高苗 苗/穴 有效穗
穗/穴 父 母 父 母 父 母 8 213.8 15.8 6.01 48.51 10.9 34.17 8.24 8 169.2 11.6 5.28 36.46 8.7 26.81 7.63
表4 亩产200公斤以上田块父母本的组成
父 本 母 本 父母本
有效穗
之比 父母
本颖
花比 亩产
(公斤)
每亩穴
数(万) 每穴
穗数 有效穗
万/亩 每亩穴
数(万) 每穴
穗数 有效穗
万/亩 0.26 34.3 8.29 3.43 6.8 23.22 1:0.38 1:2.41 209.3 0.26 33.7 8.76 2.84 8.2 23.28 1:0.38 1:2.43 205.9 0.27 34.5 9.32 3.06 8.0 24.48 1:0.38 1:2.47 215.9 0.25 34.4 8.6 3.25 7.6 24.7 1:0.35 1:2.51 204.1 0.27 34.8 9.4 3.43 7.4 25.51 1:0.37 1:2.44 218.4
3. 结果与分析
基本苗与制种产量的相关性见表1。由表1可见,母本亩插基本苗7.6—22.8万范围内,制种产量随基本苗的增加而提高,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3;基本苗(y)与产量(x)成直线回归。基本苗增加1万,产量提高5.5 公斤。但是,当群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个体增加,群体内小气候恶化,个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虽有苗、穗数的增加,产量确不能随苗、穗的增加而提高。相反从22.8—34.08万间的基本苗看出,产量呈递减关系。所以,要获制种高产最为合理的群体结构是,母本亩插基本苗17—19万。
3.1.合理的群体结构是制种高产的基础
水稻制种的群体是由许多个体组成,它的性状并不等于构成它的各个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群体内各个体间的相互协调。由于许多个体的聚集,使群体内小气候,如温度、湿度、光照、通气等条件发生了变化,强烈地影响着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命活动。因此,要获得制种高产,必须解决好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培育一个适合于高产的群体结构,为制种高产打好基础。
从表1看出,基本苗 7.6—11.4万,有效穗为15.82—17.18万,制种产量只有160公斤,证明基本苗不足,有效穗偏少,群体过小,导致产量上不去;而基本苗15.2—22.8万,有效穗为20.4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侠客风云传养成模式触发剧情一览.pdf VIP
- YST 582-2013 电池级碳酸锂.pdf
- 淘股吧高手语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GB-T6284-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pdf
- MSC: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白皮书.pdf VIP
- 24J306 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图集.docx VIP
- 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pdf VIP
- T∕CBDA 69-2023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pdf
-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