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遗传与临床特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族性帕金森病的遗传和临床特征 郭纪锋 唐北沙 张玉虎 李静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湖南 长沙,410001 Email:bstang7398@ 【摘要】目的 探讨家族性帕金森病(PD)的遗传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来自 28个 家系的 56例家族性 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家族性 PD患者中,呈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AR)家系 22个,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AD)6个;发病年龄平均 (31.8± 10.1)岁,从一个或一侧肢体起病 52例(92.9%),发展到对侧肢体为(4.3±2.8) 年;主要症状为运动迟缓(100%)、肌强直(98.2%)、静止性震颤(92.9%)、步态异常(73.2 %)、腱反射增高(33.9%)、局部肌张力障碍(21.4%)和症状有波动(55.4%);Webster 改良评分平均(13.8±7.3)分;多巴制剂维持治疗平均剂量为(0.40± 0.30)g/d ,用药前 UPDRS评分平均为(33.8± 15.6)分,用药后为(11.4±8.9)分;对 AR与 AD患者比较发现, AR发病年龄更早,姿势性震颤、状晨轻暮重或休息后减轻及症状波动更常见;此外,肌张 力障碍、腱反射活跃/亢进和踝阵挛在 AR患者中常见,而在 AD患者中罕见。结论 家族性 PD发病年龄较早,有 PD的一般临床特征,又有其特有症状。AR与 AD患者具有相似临床表 现,但均具有临床异质性。 【关键词】帕金森病; 家族性; 遗传; 临床 1. 引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生化改 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坏死,成而造成多巴胺生成障碍,导致多巴胺能系统和 胆碱能系统失去平衡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为散发病例,但少数患者亦有阳性 家族史[1] 。目前国内仅有少数病例报告描述了家族性PD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家族性PD 的临 床特征,现对 1997 年至今我院诊治的 28 个家族性PD家系 5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28 个家族性PD家系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1997 年-2004 年所收 集,来自 8 个省,均为汉族。PD 的临床诊断参照Hughes等[2]提出的标准,此外,遗传方式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 AR )的家系符合患者及其同胞患病,父母表型正 常或患者父母为近亲结婚;遗传方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AD) 的家系 符合家系连续两代以上患病。男 34 例,女 22 例;年龄 16~66 岁,平均(40.2±11.9 )岁, 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20533024 )资助 发病年龄 13~53 岁,平均(31.8±10.1 )岁;病程 1~30 年,平均(9.5±6.4 )年;呈AR遗传 方式的有 22 个家系,共 37 名患者,其中 9 个家系先证者的父母为近亲结婚,而呈AD遗传 的有 6 个家系,共 19 名患者。 2.2 临床表现 2.2.1 发病形式 本组患者均为隐袭起病,缓慢加重。四肢非对称性发病 52 例(92.9 %), 从一个肢体或一侧上下肢开始,经 0.6~10 年逐渐发展至对侧肢体,平均(4.3±2.8 )年。两 侧对称性发病 4 例(7.1 %),其中四肢同时发病的 1 例。 2.2.2 临床症状与体征 首发症状表现静止性震颤 33 例(58.9 %)、肌强直3 例(5.4 %)、 运动迟缓 11 例(19.6%)、步态异常5 例(8.9 %)、足部肌张力障碍4 例(7.1 %)。本组患 者均有运动迟缓(100%),肌强直 55 例(98.2% ),静止性震颤52 例(92.9 %),姿势性震 颤 17 例(30.4 %),其中有 6 例(10.7%)有典型的“搓丸样”震颤;步态异常 41 例(73.2 %),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