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拿名家李墨林手法临症与应用探析.pdfVIP

河北推拿名家李墨林手法临症与应用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河北推拿名家李墨林手法临症应用探析 李进龙1,王娟2 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2.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李墨林,全国著名推拿专家,生前曾以给国家领导人治疗保健而享誉海内外,其推拿技法以重视取 穴与手法相结合为特色,简朴精炼、可靠有效,既不同于南派推拿手法的“轻柔和缓”,又不同于北派正 骨推拿手法的“寸力强劲”,而是独有技法,其特点是在认真诊病、辩证之前提下取经用穴,讲究不同体 位下手法按压方向的技巧,“整体有术,巧于细节”,可谓“轻松自然、柔和舒展、稳健有序、取穴准确、 透力适度”,具体操作过程分为准备和治疗手法。 关键词:李墨林;手法;操作 李墨林,原河北省按摩学会名誉会长,一生酷爱正骨推拿,功练诣深。李氏推拿技法以重视取穴与 。手法相结合为特色,简朴精炼、可靠有效,具体操作过程分为准备和治疗手法。 1准备手法 准备手法是前期操作的适应手法和结束前的调理手法,强调手法轻柔和缓,以上肢和下肢取穴操作为主, 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解痉止痛之功。其中准备手法有:①按合谷,术者以左手持患者右手,以拇指按压 合谷穴1分钟。②按阳溪、阳谷,术者以右手食、中两指夹持患手拇指近侧节,以拇、食指持握其它四指向下 牵引。左手拇、中指分置于阳溪及阳谷穴上,在牵引下将腕关节左右偏斜,使左手拇指及中指分别压于患腕桡 侧和尺侧凹陷处。术者左拇、中指持握患腕两侧,在牵引下徐徐向掌侧屈曲腕关节至最大限度,屈腕时拇、中 指对抗按压推两穴位,并依此法伸屈腕关节1~2次。⑨按曲池,患腕旋后位,术者左手置于患肘之背侧,拇 指置于曲池Y-Lk,中指置于肘内侧。牵引屈曲肘关节至最大位,继而逐渐伸直。在肘屈位时,用力点按曲池穴。 ④按小海,术者左拇指放于肘窝平面以下,食指放于内侧小海穴上,两指对按约半分钟。⑤按天鼎,术者右手 放于患者头项部,使头向前偏斜45度,左手拇指掌面自上而下滑至天鼎穴,拇指旋即向内后方按压约半分钟, ⑥按缺盆,术者拇指置于缺盆穴,逐渐按压半分钟。如系肩胛疾患,可持续向内后侧按压。⑦按中府,术者右 手拇指于中府穴逐渐加重力度按压1分钟。⑨按压肩井穴,术者拇指加力按压1分钟。⑨按极泉,术者双手持 腕,将患肢高举向上牵引。然后左手持腕在外展高举下,右手拇指放于极泉穴,患肢于旋后位掌心向上,徐徐 下落至外展位30度,逐渐用力按压极泉穴半分钟,荐逐渐放松。患者可有热流通过上肢之舒畅感。⑩按附分, 术者立于患者背侧,以左手四指搭于其肩上,拇指压于背部附分穴上,向肩胛骨与胸壁间隙内按压约半分钟。 魄户、膏肓、神堂及麓禧穴依次按压同上述方法。继而再分别依次按压天宗、膈俞、肩外俞穴各半分钟。 2治疗手法 治疗手法依据病情而定,重视取穴的特殊治疗作用,以点穴、指按为主,强调手法力度重透,并辅以 弹拨、牵引等手法配合治疗。准备和治疗两种手法先后施加,互为配用,常取的经验用穴有合谷、阳溪、 阳谷、曲池、小海、天鼎、缺盆、中府、肩井、极泉、附分、魄户、遗禧、太溪、解溪、足三里、殷门、 环跳等。李氏手法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以辩证取穴为原则,强调手法的“指针”效用,整体治疗而前 后有序,它“宣而不泄,通而不燥:留而不滞,轻而不浮”,在众多的推拿手法流派之中堪称一帜。笔者 528 遵循先辈之医术,治疗颈椎病深有体会,现总结如下: 3典型病例 年5月以来颈肩疼痛,活动不利,伴右上肢及手麻木。渐有颈肩部沉重感,低头工作或遇寒冷天气时症状加重, 时有疲乏、头痛等症。检查:颈项活动尚可,右侧颈部肌僵硬,颈4~7椎右侧椎旁压痛明显,压颈试验、右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阳性。X线片及cT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颈5~6椎间隙变窄,颈4~7椎体后缘骨赘 形成。诊断:颈椎病(神经根型),治法: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理筋整复。手法操作:(1)准备手法:同准 备手法操作。(2)治疗手法:Ⅲ①按压天鼎穴,术者右手放于患者头顶部,使头向前偏斜45度,左手拇指掌 面自上而下滑至天鼎穴,拇指旋即向内后按压约半分钟,随后右手将头恢复原位,左手拇指亦逐渐放松。②按 压缺盆穴,术者拇指置于锁骨上窝缺盆穴,逐渐按压半分钟。如系肩胛疾患,可持续向内后侧按压。③术者双 手拇指沿两侧颈后肌向下滑行至第七颈椎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