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课程教案
2008~ 2009 学年第一学期
课 程 编 号 课 程 名 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主 讲 教 师 杨小萍 职 称 副教授 系 (部) 名称 政法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 ) 专业必修课( )
专业限选课( ) 专业选修课( )
公共选修课( ) 总学时/学期学时 总学分/学期学分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学时:实验(实践)学时: 授课学生系别/专业班级/人数 考核方式 考试( ) 考查( ) 教材名称 教
学
参
考
书 (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2.俞可平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冯友兰编,《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授课教师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从事专业 行政职务
授课章节名称 导 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授课
时数 教学
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获得关于哲学的基本认识,本学科性质、特点、对象和研究的基本问题的初步了解,对哲学的历史发展线索有基本的了解,培养初步的哲学思维方式。 教学
要求 了解:哲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哲学的历史发展;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实质和意义;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熟练掌握:哲学基本问题; 教学
重点 哲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教学
难点 哲学的性质;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教学
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为主 采用多媒体教学 作业与
思考题 讨论题:小议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有用吗?
思考题:
1、怎样正确理解哲学的内涵?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3、唯心主义产生的原因?基本形态?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
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6.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出发,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阅读
书目或参考
资料 1、胡军著《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张汝伦著《思考与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
3、麦基编《思想家》,三联书店1992年出版. 教
学
后
记 二、课时教学内容 第 页
教 学 内 容 小结 导论 科学的世界与方法论
导言: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
(一)哲学是怎么样一门学科?
哲学是一门最具理论魅力的学科。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既不囿于成见又不流于空疏的理论思维能力,形成一种既奋发进取而又睿智通达的生活态度。激发理论兴趣,拓宽理论视野,撞击理论思维,提高理论境界,这就应是我们学习哲学的基本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哲学?这是哲学最引人入胜而又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也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最感兴趣的而又最头痛的问题。
“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原文是“PHILOSOPHIA”,由两部分组成,PHILO是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合在一起,就是“爱智”的学问。后来,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了希腊文的拼法。
我国因长期与外界隔绝,接收西方文化较晚,直到明朝万历年间(1632年)才由一传教士将哲学传入中国,音译为“斐录所费亚”;因难念,又译为“理学”,意为讲理(道理、理论)的学问。但这一意译不完全确切。到清朝,有的学者改译为“格致”,取宋朝朱熹“格物致知”之意,表示哲学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哲学和科学一词一样,并不是我国学者的翻译创造,而是由19世纪日本哲学家西周首先翻译的。西周早年留学荷兰,明治前不久,回国在京都开办私塾,介绍西方学术思想。1874年,他出版了《百一新论》,将science译为科学,philosophy译为哲学。1896年,晚清学者黄遵宪看到日本人将它译为哲学,觉得很好,遂在日文著作中用哲学称谓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学说。1897年,梁启超第一个在日文中把它译为哲学,从此沿用至今。
把PHILOSOPHIA译为哲学,正确、贴切、合意。中国辞典中,向来就有“哲”字。《尔雅》中对“哲”的解释是:“哲,知也”。《尚书》“皋陶谟”中有“知人则哲”的说法。用“哲学”翻译“PHILOSOPHIA”,基本上做到了“信”、“达”、“雅”。
可见,哲学是一门智慧之学,是关于智慧的学问。然而哲学就是智慧吗?,或者说哲学是一种怎样的智慧呢?
(一)哲学智慧是“爱智”,是对智慧的一种追求和追问,是把智慧作为自己的思考对象。
1、智慧与爱智 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电工技术课件.ppt
- 分析模板-接力切换失败.doc
- 模拟电子电路及技术基础 第五章.ppt
- 如何将Google学术搜索检索结果导入到NoteExpress.doc
- (技经)1章.ppt
- (课改实验区)2005年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 《光纤通信原理》第01章.ppt
- 《通信原理》第六版课件 第12章.ppt
- 《通信原理》试题6.doc
- 《通信原理》——数字信号.ppt
- 智能制造企业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教育云平台用户行为分析与改进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技术市场细分与竞争格局报告.docx
- 2025年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技术市场风险与机遇研究报告.docx
- 初中英语与美术跨学科融合的数字教育资源设计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广播影视职业技能鉴定检测卷及完整答案详解【精选题】.docx
- 2025广播影视职业技能鉴定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2025广播影视职业技能鉴定常考点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docx
- 水平三快速跑说课课件.pptx
- 2025年数据中心绿色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应用与发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