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王夫之春秋学中的霸者与郡县.pdf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夫之《春秋》学中的霸者和郡县 张学智 英文题目: Five chiefs of feudal princes and the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in Wang Fuzhi’s learning of Spring and Autumn 关键词: 王夫之 春秋学 霸者 党人 世族 以暴易暴 提要: 王夫之的《春秋》学褒奖霸者,同情中原地区的弱小之国,斥吴、秦、楚 为夷狄,批评秦改分封为郡县,其中涉及霸道与王道、世族与权臣、暴政与拯衰、 兵与农诸问题,意图皆在退夷狄,进中国;退小人,进君子;维护中华民族的统 一和尊严,延续中华文化的人文传统。这一主线鲜明地体现在他关于《春秋》的 阐释中。 作者:张学智,生于195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 春秋时代以五霸的活动为中心,《春秋》以五霸的盛衰兴替为叙事注目所在,这是一般 史家的共识。但如何解释霸者兴起之由,如何看待霸者存在的必要性,如何评价霸者的功过 是非,却因立场、观点的不同,言人人殊。王夫之对《春秋》的评论,首辨王霸之别。他理 想的是三代的王道之治,但在王道已失坠的情况下,不得已则奖霸者。对霸者之功,霸者存 在之必要多有肯定。 1.霸者王之绪 王夫之说: 王者修德,伯者修刑。德不厚不足以王,刑不审不足以伯。唯王者无慝,伯者不能无慝 者也。不能无慝,而人亦服,刑审故尔。有慝于已,刑人抑不以其罪,则必底于败,宋 襄公之于曹、卫是已。晋文公之伐曹、卫,其刑审矣。① 这是说,王者之所以王,以其德,霸者之所以霸,以其对诸侯有大体正确的惩恶奖善之举。 德不厚不足以王,对诸侯之过恶不有合理的惩处,则不足以霸。就本身的行事而论,王者无 有过恶,霸者则不能不有过恶。但霸者虽有过恶,诸侯亦心服,因为其惩恶奖善之举大体公 正。如果自己有过恶,惩恶奖善之举措又失宜,最后必至于败亡。王夫之举正反两方面的事 例以明此义。如宋襄公慕齐桓公之霸,亦谋求霸业于中原。但其举措多乖。如僖公十九年记, 宋与曹、邾、鄫会盟于邾,鄫子迟到二日,宋襄公使邾人执鄫子而杀之以祭社。曹共公不服, 退会盟,宋以兵讨。宋司马子鱼谏曰:周文王闻崇侯虎乱德而伐之,三旬而崇军不降,乃退 而自省无失德,复伐之,城乃下。今宋君德行有缺,而以伐人,不如内省已德,如德行无亏 再伐曹。但宋襄公不听,兵围曹城,三月不能下,乃归。此表示已有慝,不能示范诸侯,对 诸侯又举措失宜。故其不能霸乃势所必然。在所有王夫之对《春秋》的评论中,他只承认齐 桓,晋文之霸,尤盛赞齐桓公,对晋文公亦有微词。对秦穆公,只承认其霸西戎,未足为中 国之霸。对楚庄、吴王阖闾则以夷狄视之。宋襄失德,诸侯不服,不足为霸。而晋文公则不 然。据僖公二十八年,楚围宋,宋告急于晋,晋救宋,而先伐楚之盟国曹与卫。楚于是出师 救卫。晋文公攻入曹国,执曹共公付与宋国,让宋国审曹共公之罪,晋并声言曹共公三大罪: 一、曹数次侵伐诸侯以自广其地;二、共公远君子而近小人;三、共公侵刻百姓。②此处晋 之伐曹与卫之正义性如何姑且不论,在王夫之看来,晋文能救被楚所困之宋,又能伐无道之 曹共公。不仅自己无慝,且于诸侯间事措置得宜。这是他能称霸的首要条件。王夫之与宋明 ① 《船山全书》,岳麓书社1996 年版,第五册,第175页。下引简称《全书》,仅标册数和页码。) ②见王维堤:《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注引《诗·曹风》。 1 理学一般评史者不同。宋明理学多赞扬王道,对三代之治称道不置,对霸者多有贬词。王夫 之认为,王道固然值得称赞,值得向往,但如孟子所言,王者之迹熄而《春秋》作。春秋之 后,王道已不可求,与其幻想不可得之王道,不如承认现实的霸道。王道固然为善治,但不 得已而求其次,则霸道当兴。霸道之兴实有其不能不然之理由。王夫之说: 诚哉,《春秋》之世,不可一日而无伯也。曹操之言曰:“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 帝,几人称王。”岂尽诬哉!夫伯者,王之蠹,而诸侯之害也。害之所不至,而大害滋 起。弗获已,而因以其害者为利。害人之不足与治也,则择害莫如轻。故《春秋》予伯。 ① 意谓就理想状态说,霸者是王道之害,诸侯之害。但就春秋时的实际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