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光纤网络(Ⅱ)光纤电信网 7. 8 同步光纤网络(SONET) 和同步 数字系列(SDH ) 7.9 异步转移模式(ATM) 1. ATM的提出: ISDN的目的是实现各种业务综合,但N-ISDN是以电话网为基础的,基本保持了现有电信网络和数据网络等通信网络的结构和特性,这使得N-ISDN的有很多局限性: 传送速率低,只能处理1.5~2Mb/s速率以内的业务; 中继网种类繁多,网络管理复杂,可扩展性差; 信道速率的等级不适应未来高速、可变速率的新业务。 1. ATM的提出: 为了进一步适应人们对各种宽带和可变速率业务需要(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宽带视频广播等各种业务),又提出了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并称原来的综合业务数字网为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为了克服N-ISDN的固有局限性,B-ISDN不再维护原有的电话网和数据网体系,提出了全新的传输和交换技术——快速分组交换的ATM技术作为核心技术。 2. 为什么选择ATM? 在通信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信息传输方式,它们分别适应不同业务速率,我们这里介绍其中的两种: 分组传送模式。 电路传送模式; (1)电路传送模式和分组传送模式 同步转移模式STM(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实际上就是电路传送模式,也就是电路交换模式+时分复用传输TDM。 缺点:由于STM下每个通路长期占有固定带宽的资源,而几乎所有通信类型的数据率都是可变的,所以资源利用率低,极不经济。 分组传送模式:这里是指传统的分组交换网X.25等。任何通信双方间都无需保持固定的通信链路,仅在需要发送数据时才向网络提交数据,甚至数据块的大小(Packet Size)可变。所以该模式(在物理设备传输容量下)可以适应任意的传输速率,且基于统计复用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缺点:分组交换网的固有优点同时也是它的固有缺点,它虽然实现了资源利用率的极大提高,但其中流控、差错控制等程序复杂,同时同一通信进程中的数据传输是异步的、时延大。所以不适应对时延敏感的通信业务,如电话、图像、视频通信等。 2. 为什么选择ATM? (2)ATM是ATD和FPS演化而来 异步时分复用ATD:最早由法国Alcatel提出,为在一个网络中综合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业务而由电路传送模式进化而来; 快速分组交换FPS:最早由美国ATT的Bell实验室提出,是为了传输高速数据而从分组传送模式进化而来。 ITU-T于1988年将FPS和ATD的概念标准化,命名为“异步转移模式”(ATM),并指定ATM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交换和多路复用技术。 ATM综合了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它一方面是用有“有标志的电路”(ATM)代替“定位置的电路”(STM),因而能灵活地分配带宽;另一方面是取消了复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使传输时延大大降低。 ATM的主要思想是:尽量把交换的处理负担从交换机转移到通信的两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交换机的处理时间,并给用户和网络操作者以最大的灵活性。 * 同步光纤网络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同步数字系列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异步转移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准同步数字系列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 一.PDH概述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大力发展的以点对点光纤传输为基础的准同步数字序列(PDH)是数字电信网的一种传输技术。现存的PDH网是在原有的模拟电话网的基础上引入PCM数字传输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为语音业务而设计的。 规定PDH的相关标准有:ITU-T G.702/G.703/ G.704/G.706/G.711。 传统光纤通信网的数字通信制式都是准同步数字系列的。所谓准同步是指各级比特率相对其标称值有一个规定容限的偏差, 而且是不同源的。 二.PDH的缺点 在SDH出现之前长期使用的数字传输设备均属于PDH,当时的数字传输网已相当庞大,世界各国电信部门也已投入了十分可观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改用SDH的设备,这是因为PDH已很难满足电信网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电信网的发展和用户要求的提高,PDH系统暴露出一些固有的缺点: 1. PDH只有地区性的数字信号速率和帧结构标准,而不存在世界性标准,互不兼容,国际互通困难。 PDH的三种体制 二.PDH的缺点 2. PDH光纤传输系统的兼容性差,没有世界性的标准光接口规范,这导致了各个厂家自行开发的专用光接口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菲律宾结构设计规范NSCP chapter 1.pdf VIP
- 課程设计---四工位机床.doc VIP
- YAESU 八重洲 FT-8900R 四频段FM车载台 说明书.pdf VIP
- 2017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HG_T 4196-2011 化学试剂 十水合碳酸钠(碳酸钠).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1课齐白石徐悲鸿备课岭南版.ppt VIP
- (高清版)DB32∕T 1702-2010 电力用户变电所运行规程 .pdf VIP
- 服装造型点线面.pptx VIP
- 十一自然资源配置.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