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总论 李先映(冼应) Txianyinglee@126.com 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民法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民法,认识民法的性质、原则,重视对民法总则的学习。这对整个民法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如民法的私法性。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很好的了解为什么在民法领域内很多时候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优先于法定。第二,注重民法学的系统性。民法所要研究的无非就是民事法律关系,不管是人身关系,还是财产关系。而作为法律关系的要素,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主体、客体、内容。第三,擅于整理笔记 民法的研究和学习有其方法,掌握其方法对于学习民法的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国著名学者拉伦茨曾着有《法学方法论》,继后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杨仁寿先生也着有《法学方法论》、黄茂荣先生更切合民法之精神着有《现代民法与法学方法》,大陆民法则有学者梁彗星先生着《民法解释学》,以上诸书均深入阐释法学研究方法之精髓,而尤以民法为其论述的基础。此外,台湾地区民法大师王泽鉴先生着《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一书,更将抽象之方法论演绎为生动的实例分析,堪称精品之作。 本科法科的学习,在于为社会输送法律应用型人才,因此其目标是掌握民法的基本知识,了解现行法的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初步的运用能力以及一定的法律理念和法律思维习惯。概言之,就是培养法律人的素养。基于以上两点目标,亦构成同学们本科学习的两大任务:掌握民法之基本知识及民法的运用能力。欲达成此两项目标,掌握适当的方法研读民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习基本知识 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制度是本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其学习重点有三: (一)熟悉法律概念 熟悉法律概念是学习民法的起点,把社会生活事件转化为法律结论的工作,不能不以准确的法律概念为媒介,因此,熟悉法律概念,是研读法律的最基本工作,有四点方法供大家参考:1. 理解记忆、举例说明,法律虽非背诵之学,但确有经由理解而记忆的必要;通过举例,则可判断自己对概念的理解程度。2. 分解法律概念,即将概念分解为若干要素予以掌握。3. 比较相近概念之异同,有助于更进一步了解其内容。4. 借助实例去理解法律概念。 (二)弄清法律体系 法律是一个结构严谨的逻辑体系,只有从整体上掌握法律体系才能使头脑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1. 概念体系,法律概念特别重要,前已述及,但应知,概念的了解还应从其各方面来加以了解,并形成一定体系。因而,法律概念体系,实为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一概念所形成的体系,试以“法律行为”为例。2. 立法体系,法律概念使用于法条中,其目的是建立起一定的法律制度,这些制度也遵循一定的逻辑,因而形成一定体系。这些制度既可能由一个法条作完整规定,也可由几个法条共同构造,甚至由不同的法律法规分别规定而完整。3. 制度体系,民法作为一种制度,兼有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功能,单有各个概念是不够的,还应具有一系列规则,我们把它称为制度体系。某一制度是由法条形式固定下来的,它国的制度虽然在教科书上可以出现,但因在法律规定中没有,实践中不能随意适用。 (三)注意实务发展 法律并非万能,既可能因立法能力之局限导致文义不明、逻辑矛盾等瑕疵,也可能因社会发展致使法律出现漏洞,所以,法院在裁判案件时,不免以公平正义之理念裁判案件,从而发展出新的规则。我国法院在这方面成绩不菲,最高法院公布的司法解释甚至包括对个案的处理批复,也成为下级法院裁判案件的依据,故了解实务的发展对我们掌握法律之进步至关重要 读书笔记 考核办法: 民法学参考书目及文献: 1。辅助教材:1)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郑玉波:《民法总则》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 5)[德]卡尔拉伦兹 《德国民法通论》(上、下册)法律出版社 6}[德] 迪特尔 ·梅迪库斯 《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国内报刊: 《民商法学(人民大学复印资料)》 、 《法学研究》、《中国法学》 3。网站:(中国民商法网) 第一章 民法概述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及本质 一、民法的概念 (一)词源 民法一词源自日本,1868年 日本学者筋田真道 其原义是市民法。 古罗马的市民法,最初是指 适用 于罗马市民的法律, 万民法后来罗马人与外邦人交往的发展,行省执政官允许外邦人起诉,在审判中适用了一些外国法的原则。产生了一种调整外邦人与外邦人、外邦人与罗马人之间关系的规则体系。 (二)民法的含义 1.形式意义与实质意义的民法 实质:指所有调整市民社会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形式:按照一定的体系编纂的并以法典方式命名的民法典。 2.广义的民法与狭义的民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移动2018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目考试试卷-历年考试真题.doc VIP
- 基础会计洑建红习题答案(新税率).doc VIP
- 蟑螂防治_六_不同场所蟑螂的防治.docx VIP
- 人民大2023商务英语视听说(第1册)(第二版)PPTUnit 8 Work and Life.pptx VIP
- 医美皮肤美容产品芙语诺专业知识课件.pdf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 (14).ppt VIP
- 《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课件》.ppt VIP
- 科研经费管理规定.docx VIP
- 鲁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项目一 清洁与卫生——班级卫生大扫除(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