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南宁市中考范围备考讲义(全).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2010下学期南宁市中考 历史范围部分 复习讲义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课程标准: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程标准: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6)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一五计划 目的:为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随着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新中国任务由巩固政权转为建设国家) 前提:外部—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经济建设赢得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内部—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时间:预计1953-1958 实际1953-1957 成就:一桥—武汉长江大桥(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二铁—宝成铁路、鹰厦铁路;三公—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四厂—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歼5)、沈阳第一机床厂。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一五计划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评价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P20)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铁路、桥梁、汽车、飞机),沟通了大江南北,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也便利的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吸引外资、重视教育、改革体制、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和老工业基地优势。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2)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制定时间:1954年(因此又称五四宪法) 制定机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宪法内容: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我国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规定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作用意义: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及建国后的建设成就;保障了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建立时间及标志: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的实质: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对农业改造:时间—1953-1956;方式—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方式(故又称农业合作化运动);结果—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在1955年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改造:P24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目标—通过公私合营(公方居于领导地位)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实现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3)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存在问题:P25 正确作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应考虑周详,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不能操之过急。 敬请留意: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于1956年底,在时间范围上属于我国进行“一五计划”期间。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4)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 1956年中共八大的良好开端:准确分析了我国形势变化(农业变化:土地改革;工业变化:一五计划;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三大改造;世界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下世界经济大发展)后国内的两大矛盾(理想与现实;需求与供给),并科学制定了当前发展任务 P27 严重失误:1958年错误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又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61 主要失误标志:高指标(工业钢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