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JRT-48—1
00型光伏通信电源智缝控制器
王全冯建涛李达刚王斯成
北京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
摘要:在中大功率光伏系统中,采用智能型控制器取代常规的模拟控制器
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大大降低运行管理费用。本文简要介绍智
能控制器的特点,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设计。
关键诃:强充电,递减充电,浮充电,串行AfD,串行通讯。
一引言
该控制器是针对通信系统(微波、光缆、程控电话)的光伏电源设计
开发的新一代智能型控制设备。它采用高速CPU微处理器和高精度A/D
模数转换器,构成一个微机数据采集和监测控制系统。既可快速实时采集
光伏系统当前的工作状态,又可详细积累PV站的历史数据,为评估PV
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及经验系统部件质量的可靠性提供了准确而充分的依
据。同时,它还可利用CPU的数据运算能力,及时发现系统的故障和隐
患,将系统故障防患于未然。此外,该控制器还具有串行通信数据传输
功能,可将多个(1—256个)光伏系统子站进行集中管理和远距离控制。
因此,该控制器的研制开发成功必将对我国太阳能通信电源系统应用技
术水平地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二智能控制器的功能和特点
法”,依据蓄电池组端电压的变化趋势自动控制6路太阳电池方阵的依
次接通或切离,既可充分利用宝贵的太阳电池资源,又可保证蓄电池组
安全而可靠的工作。
2采用高精度12倍串行A/D转换器,对电池系统16路“当前状态参数”
进行实时快速采集。并存至掉电不丢失数据的EEPROM存储器中。该存
——t97——
储器还可保存前32天的“历史数据”。
3当电压系统出现蓄电池过充电、过放电及工作回路过电流等故障时,
控制器可立即发出声光告警信号,并且切断主电路中的有关回路。
4“当前数据”、“历史数据”及“控制设置参数”等可由4×4矩阵按
键选择,并且LCD液晶显示器进行分屏显示。
5以上各种参数可由Pv站配置的24针点阵打印机进行随机打印,定时
打印,发现故障时启动故障打印,为PV站的管理提供可靠的存档资料。
三控制器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16路信号调理电路:
(1)直流电压信号:如蓄电池端电压,太阳电池方阵开路电压,负载
电压等。 其 中太阳电池方阵电压测量时,由于该电源系统采用蓄
电池正极按地方式,将导致
太阳电池电压的测量在白天为负电压,晚上为正电压(对控制器参考
地而言)。
(2)直流电流信号:如蓄电池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太阳电池输出电
流等。
(3)温度信号:如蓄电池外壳温度,控制器环境温度等。
一198—
暮州鳃旧
固翼餐黑章醪舔罨靼澄融
一199一
(4)开关量信号:如门控信号,烟雾报警信号等。
为便于和控制器中的单片机电路接口,必须将上述几种输出的模
拟信号统一变成0—+5V的标准信号,信号调理电路采用精密电阻分压
网路、霍尔电流传感器、精密温度传感器、离子烟感探头等可将上述不
同的输入信号转换成标准信号。
2.多路模拟开关和串行A/D模数转换器:
以上16路不同类型的模拟信号,不论是正负极性的直流电压,
高至IOOA的直流电流,还是微弱信号的温度传感器,烟感探头等, 经
信号调理后统一变成5V的16路标准信号。但该控制器采用12位串行A/D
模数转换器,每一时刻只能处理一路模拟输入信号,因此需经16选l
多路模拟开关, 由CPU发出选通地址,分时循环选通16路模拟信号,
经串行A/D转换器依次转换为对应的12位二进制数字信号,送CPLI进
行数据处理。因该控制器输出输入的开关量教多,占用大量的I/0口线,
所以采用串行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7大震%27作用下砖墙和钢筋砼墙组合结构房屋弹塑性位移反应分析.pdf
- %27分析法设计%27的知识推理技术的研究.pdf
- %27分析法设计%27在核电厂设计中的应用与展望.pdf
- %27汽车燃料和润滑油性能会议与试验台架考察%27技术报告.pdf
- -%2760-Co集装箱检测系统(TC-SCAN)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pdf
- (火用)分析法可使炼厂节能再上一个台阶.pdf
- “4D”技术的土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pdf
- “大口人”的医院文化建设和收效.pdf
- “菲迪克”工程施工合同条款在国内BOT工程项目的应用.pdf
- “和命和仁”的生态学意义.pdf
- KWJ10四向抗弯机技术的研究.pdf
- L6560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校正集成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pdf
- La-%2c2%2f3-Ca-%2c1%2f3-MO-%2c3-化合物的Fe掺杂效应的研究.pdf
- La1-〈,x〉S〈,rx〉C〈,r〉O〈,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的研究.pdf
- La1-xSrxMnO〈,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的研究.pdf
- LANE与Tag+Switch技术及其比较.pdf
- LAP-D的实现和测试.pdf
- LD泵浦Nd-%27%2b3-%3aYVO-%2c4-微片激光线性调频外差干涉测量绝对距离研究.pdf
- LEAF光纤成缆试验.pdf
- LFP-901A、902A保护对特殊故障的性能.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