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若干地震地质问题的研究.pdfVIP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若干地震地质问题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若干地震地质问题的研究,大柳树,大柳树旧货市场,大柳树市场,北京大柳树旧货市场,大柳树100号,北京大柳树,大柳树北站,大柳树北,大柳树南站

第 1卷 第3期 震灾防御技术 Vb1.1.NO.3 2006年 9月 TechnologyforEarthquakeDisasterPrevention Sep.,2006 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若干 地震地质问题的研究 陈国星 田勤俭 周本刚 闵伟 刘保金 高战武 ) 1)中I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摘要 本文主要根据 《黄河黑山峡河段地震地质补充论证工作报告》,对黄河黑山峡河段大柳树坝 址区主要地震地质问题,包括 1709年中卫 7l/2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度,F201断层的规模,坝址区 F3、F7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是否被F201断层 “牵动”,坝址区不同级别断层的深浅构造关系等主要方面 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 关键词:黄河黑山峡 大柳树坝址 地震地质 引言 晚第三纪以来,青藏高原在向北推挤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阿拉善及鄂尔多斯地块的阻挡, 伴随高原的隆升,在其东北缘形成了一系列十分醒 目的弧形断裂带和相间排列的地块 (图1)。 黄河黑山峡河段大柳树坝址位于海原断裂带与中卫一同心断裂带之间所夹的香山地块内,与中 卫一同心断裂带最近距离约 1.5km。 关于大柳树坝址的地震地质问题,自上世纪8O年代以来,多个单位曾开展过研究工作, 所得结论分歧很大。这些分歧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主要方面:①1709年中卫南7l/2级地震的 地表破裂带长度是53km还是 ll0km?②坝址区F3、F7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是否被 F2o1断层 “牵 动”?⑧F3、F7断层在地壳深处是否归并于F2o1断层,它们是否属同一地震构造? 对上述问题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到大柳树坝址的地震危险性评价,以及坝址区是否可 能产生地震地表破裂这一颠覆性问题的判断。 为解决大柳树坝址地震地质问题认识的分歧,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于 2003年组织相 关研究单位开展了补充论证工作。本文主要根据这次工作的结果,对大柳树坝址区主要地震 地质问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中卫一同心断裂带的破裂分段 中卫一同心断裂带位于香山地块的东北缘,长约 150km,形成于加里东运动期。第三纪 l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地质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2003.黄河黑山峡河 段地震地质补充论证工作报告. [收稿 日期]2006~07,10 [作者简介]陈国星,男,生于 1955年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工程地震、地震构造 。 E~mail..chenguoxing@seis.ac.cn 维普资讯 3期 陈国星等: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若干地震地质问题的研究 187 及其以前,断裂活动以叠瓦状向北逆冲为特征;第四纪,大致在早更新世末转变为逆左旋走 滑活动 (田勤俭等,2001)。断裂带由东向 西 由北西一北北西向逐渐转为近东西走 向,活动性质也由逆左旋走滑转为正左旋 走滑。断裂带地表结构复杂,由东向西可 分为:刘岗井一碱沟、碱沟一粉石沟、粉石 沟一孟家湾、麻雀湾一西梁头、孤山子一青山 子、中卫小红山、沙井、罐罐岭、景泰小 红山等9条次级断裂 (图2)。整个断裂带 大致以西粱头、孤山子一带为界,东、西 两段的地貌特征明显不同。西粱头以东, 断裂位于香L、天景山北麓,地貌特征明 显,断裂分布连续,发生过 1709年中卫南 71/2级地震;孤山子以西,断裂连续性较 差,主要分布中卫小红山、罐罐岭、景泰 小红山等第三系甚至第四系构成的小山包 前缘;西梁头与孤山子之间,断裂被第四 系覆盖。 对 1709年中卫南71/2级地震地表破裂 带长度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目前,主要 图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略图 有两种:①1709年地震破裂带东起双井子

文档评论(0)

wd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