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冲击地压防治(培训教材) 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击地压基础知识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实践 岩层重力破坏 德国鲁尔 急倾斜巷道h=600m 鲁尔矿区冲击地压 h=950m 鲁尔矿区冲击地压 鲁尔矿区冲击地压 济三煤矿6303工作面冲击地压2004年11月30日 济三煤矿6303工作面冲击地压2004年11月30日 济三煤矿6303工作面冲击地压2004年11月30日 济三煤矿6303工作面冲击地压2004年11月30日 济三煤矿6303工作面冲击地压2004年11月30日 济三煤矿6303工作面冲击地压2004年11月30日 北京木城涧矿2004-6-27冲击地压 北京木城涧矿2004-6-27冲击地压 北京木城涧矿2004-6-27冲击地压 国内冲击矿压历史及现状 我国最早记录的冲击矿压现象于1933年发生 在抚顺胜利煤矿,当时的开采深度为 200 m左右。 50年代以前只有两个矿井发生了冲击矿压。50年 代增加到7个,60年代为12个,70年代达到22 个,进入80年代,猛增到50多个。近年来,我国 东部大部分矿区的地下煤炭开采也转入深部开 采,一些原来少见的冲击矿压和矿井突水等灾害 事故频频发生,这些现象在我国东部的大型现代 化矿井尤为突出。 国内冲击矿压历史及现状 例如,像兖州、新汶、大屯、徐州、淮南、淮北 肥城等矿区,在采深不超过500m时从来没发生过冲击 矿压事故,但采深超过500m后就出现了,并且随着采 深的增加,这种灾害起越来越严重,特别在被传统理 论认为不可能发生冲击矿压的“三软”矿区(如徐州东 部矿区)也发生了严重的冲击矿压事故。据统计,近5 年来,兖州、新汶、大屯、徐州四大现代化矿井累计 发生100余次冲击矿压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国内冲击矿压历史及现状 我国矿井的冲击矿压从全局看,仍属局部性灾害范畴。但其发展趋势是严酷的。由于开采深度及采掘范围的扩大,虽然采取了许多针对性措施,但冲击矿压次数并未明显降低。所以开展冲击矿压基本知识教育,加强冲击矿压煤层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深入开展冲击矿压的预测预报和防治研究,仍是十分必要的。 冲击地压基础知识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二、冲击地压发生原因 三、冲击地压机理研究 四、冲击危险的预测预报 五、冲击地压解危与治理措施 冲击地压 动力灾害现象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1、灾害现象与严重程度 冲击地压作为人为诱发的地震,危害性很大。采矿诱发的地震达3~4级,最大5.6级 冲击地压:大量煤岩体突然剧烈破坏并向采掘空间剧烈运动的灾害动力现象,可摧毁巷道、引发其他矿井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1738年英国史塔夫矿首次记录,我国1938年抚顺。煤矿,有冲击地压危险矿井占20%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煤岩动力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开采引发地震震级,最大5.6级。我国4级。 一次性破坏巷道500m。 一次3.7级,造成588幢房屋倒塌。 煤岩动力现象与冲击地压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直接将煤岩动力抛向巷道,引起强烈震动,产生强烈声响,造成岩体的破断和裂缝扩展 突发性。无预兆,过程短暂,持续时间几秒到几十秒,难于准确预报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 瞬时震动性。像爆炸强烈震动,重型设备被移动,人员被弹起摔倒,震动波及范围可达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地面有地震感觉 巨大破坏性。大量煤体突然抛出,堵塞巷道,破坏支架;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生产损失 复杂性。 各种条件和采煤方法均出现过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显现强度分为四类 1.弹射:单个碎块从煤岩体表面弹射出来,伴有强烈的声响。 2.矿震:它是煤、岩内部的冲击地压,即深部的煤或岩体发生破坏。但煤、岩并不向已采空间抛出,只有片帮或塌落现象,煤或岩体产生明显震动,伴有巨响,有时产生煤尘。较弱的矿震称为微震,也称为“煤炮”。 3.弱冲击: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但对支架和设备无损害,围岩震动,伴有很大声响,产生煤尘,在瓦斯煤层中可能有大量瓦斯涌出。 4.强冲击:部分煤或岩体急剧破坏,大量的煤或岩石向已采空间抛出,出现支架折损、设备移动和围岩强烈震动,伴有巨大声响,形成大量煤尘。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一、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现象 冲击地压可分为由采矿活动引起的采矿型冲击地压和由构造活动引起的构造型冲击地压。 采矿型冲击地压可分为压力型、冲击型和冲击压力型。 压力型冲击地压是由于巷道周围煤体中的压力由亚稳态增加至极限值,其聚集的能量突然释放。 冲击型冲击地压是由于煤层顶底板厚岩层突然破断或位移引发的,它与震动脉冲地点有关。在某种程度上,构造型冲击地压也可看作为冲击型。 冲击压力型冲击地压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当煤层受较大压力时,来自围岩内不大的冲击脉冲作用下发生的冲击地压。 冲击地压:

文档评论(0)

wdxd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