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高三调研、一模试题按单元汇编:必修三.docVIP

2012届浙江省高三调研、一模试题按单元汇编:必修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课  (1)推动:古希腊典籍的大量印刷,使欧洲人重新认识到被湮没的古代文明,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3分)(如只答“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的,最多给2分)推动了大学教育的发展,促使人们从古代典籍中汲取刚啉中汲取科学营养,认识到神学的荒谬,从而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3分)(如只答“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的,最多给2分) 3. (2012年)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年 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公元1—15世纪末中国古代科技的地位,以宋元时期科技成果为例,概括1001—1500年这一历史时期科技成就的共同特征。(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科技的发展历程。(1)问很明显处于领先地位,成就结合所学可以回 (1)该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分) 宋元时期出现了火药运用于军事(1分);印刷术的发展(1分);指南针运用于军事航海(1分),它们的共性特征:领先性(创新性)、实用性。(2分) (2)1501—1840年中国科技发明地位与以往三时期相比有何变化?指出同时期西方最具代表性的科学理论成果一项,并分析其对文化产生的影响。(4分) (2)问中西方对比中国已经落后,结合所学列举西方的成就。 (2)变化:中国科技由领先到落后。(1分) 成就:牛顿力学体系(经典力学)。(1分) 影响: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有利于思想的解放,推动启蒙运动的开展。(2分) 第课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落下粟米,鬼在夜里啼哭。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形式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风俗习惯等很重要的文献资料。第课 1.(2012年杭州调研·3)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主流 表达形式发展趋势是逐渐通俗化、大众化,这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有关,故③④正确。 2. (2012年)第课 (2012年)B。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发展脉络的理解。根据所学实业救国是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民主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救亡图存属于近代中国人的政治愿望;结合题干提供的新材料第一层意思是提出国家和朝廷的关系,第二层意思则是爱不爱国取决于朝廷是否正式,隐含着的信息是朝廷正式与否标准在于法律,而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梁启超主张的法治当然应该是西方的启蒙思想。 2. (2012年浙江五校调研·9)朱学勤认为,“(中国近代)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载体,……什么样的政治载体适合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呢?实际上这是全民族的一个试错过程……”。请问以下各项属于材料所提的“试错过程”的有 ( ) ①洋务运动 ②维新变法 ③中华民国的成立 ④义和团运动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现代化包括政治近代化,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和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政治,经济,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是封建时代的代表,维新派代表当时出现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民主共和政体的代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爱国运动,②③代表着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①④属于封建社会下生产力的额代表。 3. (2012年绍兴调研·25) 材料二 “吾人所最惭愧者,莫如我国无国名一事。寻常通称,或曰诸夏,或曰汉人,或曰唐人,皆朝代名也;外人所称,或曰震旦,或曰支那,皆非我所自命名也……虽然,以一姓之朝代而诬我国民,不可也;以外人之假定而诬我国民,犹之不可也。于三者俱失,万无得以,仍用吾人口头所习惯者,称之曰‘中国史’。虽嫌骄泰,然民族之各尊其国,今世界之通义耳。我同胞苟深察名实,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1901年 ⑵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梁启超的观点。分析梁启超提出这一观点的原因。(8分) 第二问的观点从材料“称之曰‘中国史’”即可知梁启超主张要确立中国的国名,原因可从当时中国面临的

文档评论(0)

zx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