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粤教版.docVIP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粤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揭阳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粤教版.doc

揭阳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级学段考试1语文科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恫吓(tòng)??地壳(qiào)??酝酿(yùn)????掷地有声(zhì) B拾掇()?? 辍学(chuò)? 创伤(chuāng)??呼天抢地(qiāng) C.侍奉(shì)??寺院(shì)???对峙(zhì)????有恃无恐(shì) D.提防(tí)????堤防(dī)??? 炙烤(zhì)???博闻强识(zhì) 2、下列语段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战国时期有个名叫惠施的人,很有学问,家里藏的竹木简可以装满5辆车子,因而学富五车也就成了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学问。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由于批阅各地公文,每天要看100多斤重的竹木简,让人瞠目结舌。西汉著名文学家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篇文章,竹木简竟用了3000多支,真是叠床架屋。这些故事,说明竹木简文字源远流长,应用广泛。 A.学富五车??? B.瞠目结舌??? C.叠床架屋??? D.源远流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汉画像是汉代人雕绘在砖、石头、帛以及铜镜等上面的画像,是汉代人生活的折射,也是思想、精神的再现。 B.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对佛教格外偏爱,这一方面是与佛教进入中国腹地,受中国本土山水隐逸文化的影响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佛教本身特质有关。 C.孔子所创办的私学与他创立的儒学,奠定了战国时代绚丽多彩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的基础。 D、珠三角地区工业发达,用电量也不断增长,广州市用电负荷大概是1000万千瓦左右,核心地区的用电负荷约为500万千瓦。 4、将下列各句排序成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这场运动,因为其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光辉史册。 作为“四月青年”的一员,当我今天在此纪念和反思这场运动时,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千言万语难以述尽。 在那个为我们今天所不断回溯、不断给予我们新的启示力量的春天。 在这场运动之中所凝聚和锻炼出来的这代青年,被人们亲切而光荣地称为“四月青年”。 我有幸和成千上万的同龄人一起,共同参与和见证了一场捍卫“精神中国”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 A.B. C、D. 二、本大题小题,分 A.愿输家财半助边 输:捐献 B.此非人情 人情:礼节应酬 C.于是上久不报式 报:答复 D.今又首奋 首奋:首先站出来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弟尽破其产 其皆出于此乎 B. 吾妻之美我者 欲令子牧之 C. 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焉能致此位乎 青麻头伏焉 7.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卜式忠君爱民的一组是( ) ①臣生与人亡所争 ②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③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 ④愿输家财半助边 ⑤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 ⑥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卜式与他的弟弟分家时,自己只要了一百来只羊,把其他田地、房屋等都留给了弟弟。他弟弟家业尽破,他又多次相助,这说明卜式是一个友爱兄弟的人。 B.从卜式愿意拿出一半的家产抗击匈奴、出资二十万作为迁徙百姓的花费、主动请求奔赴南越决一死战等事件中可以看出卜式是一个不吝啬钱财、不图回报、忠心为国的人。 C.卜式愿意资助朝廷抗击匈奴,却什么事情也没有求;被封为中郎官却不愿意做,宁可替皇上放羊。在皇上看来,卜式是一个品德高尚但不善于表达的人。 D.“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说明在作者看来,卜式牧羊出身,以财输边,从给皇上牧羊一直到被封为御史大夫,主要原因是遇上了好机会。 9.翻译: (1)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3分) (2)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4分) 三、诗歌鉴赏及默写(共20分) 阅读下面,完成秋夜曲 张仲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飞霜。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