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13《辛弃疾词三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VIP

高中语文 4.13《辛弃疾词三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 4.13《辛弃疾词三首》知能优化演练精品练习 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doc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词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写词人北望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像美人头上的玉簪,有的像螺型的发髻,从而想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原人民,想到大好河山没有收复,心情逐渐沉重。远处的群山仿佛带着愁和恨一一映入眼帘。在这里,表象上是写景,实则是借景抒情,情和景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难以分割的境界。远处群山越美,引起的怨恨越深。本来是因想到人民和国土沦丧而发愁,却偏说山向人献愁供恨,这种移情及物的拟人手法,使要表达的感情更加深刻。 2.作者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可是南宋统治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复失地,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做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词中的元夕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 作者写喧闹的灯火场景,正是为了反衬“那人”的形象。越写灯火热闹,越见那人的孤高性格。对灯火的描写,起到加强突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4.“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的“那人”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人”是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她不随波逐流,不图热闹,独立自主,自尊自爱,有自己的追求,卓然于世,独芳自赏。 二、语言运用 5.(2011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