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西花垣县苗族傩仪音乐文化初探
李婷苏沙宁
【摘要】湘西花垣县傩仪音乐是迄今为止保存原始风貌较完整,独具古朴风韵的古代遗响.
古往今来,傩仪活动一直活跃在花垣县各个乡村的苗民生活之中,形成其独特的傩仪音乐文
化,文章主要从历史背景、傩仪音乐分析、傩仪音乐现状,傩仪音乐与民俗四个方面对湘西
花垣苗族傩仪音乐文化展开初步论述。 .
【关犍词】湘西花垣;苗傩;音乐文化
傩,源于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周代开始被称为傩,是一种迎神赛会,驱鬼逐疫活动,
周代开始被称为傩,。从周代至汉唐,傩文化不断盛行,傩仪不断发展成为傩、巫结合,巫、
道共现,驱鬼治病为一体,法事与戏曲表演为一体的仪式活动。此后其一直活跃在我国古代
的文化艺术舞台上。从地域上看,傩仪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断从中原地区辐射至全国各
地。现今资料显示,傩仪活动在汉族与中、西南许多少数民族中仍有保留,而湘西花垣县傩
仪音乐的原始性、民俗性、宗教性有着突出的地方民族特色和风格特征,这对广大民族、民
俗、民族音乐学及相关领域研究者来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就该地音乐事项做一个呈
述,并力求以傩仪音乐为契机,从地理环境学、史学、民族音乐学、语言学,民族信仰等方
面为视觉切入,探悉其民族音乐文化特质。
一、历史背景
花垣县地处湘、川、黔三省边界,人口约23万,其中苗族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据调查
当地人以红苗为主。我们从大苗巫术师龙玉六先生所传诵的由月麓书社空开出版的红苗版本
《古老话》①记载:“共先民南迁@以后,沿着五溪而进入花垣境内。”在这古老的土地,最先
到达的先民是大半龙姓和吴、石、麻、刘等姓的五宗六族。他们来到现在的补抽、古卫一带.建
立起部落。汉姓先到的只有杨、田两个支系,但都同化为苗族。据辰州府志》十四卷记载:
“楚风尚信巫鬼,自信为然,疾病服药之外,唯听命于巫。而愈则巫之功,不愈则医之过。”
这是一种原始宗教信仰,苗族创造的原始宗教称鬼教、巫教,苗先民建立的国家称为鬼国或
鬼方,苗族先民的历史文化被称为巫文化,当地人又称“巴代”文化。
湘西花垣县的苗族傩仪音乐,就是在“还傩愿”仪式中所表演的音乐。在花垣县城内,
特别是苗族聚居的地区,活跃着许多具有十分浓厚地方特色的傩戏班子。全县21个乡镇,
共有180多个坛头,每个乡镇都有坛头.最多的排碧乡达32坛,平均每村达二至三个坛头,
其它乡镇均有傩戏活动的分布和坛头。笔者此次采风的地点就位于花垣县境内的排碧乡板栗
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是古时傩祀活动极为活跃的地方,到现在仍是傩祀活动保留的极
为为完整之地。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地域环境,花垣县位于湘、渝、
①
‘古老话》是流传于湘西苗族民间的长篇史诗,内容涉及万物起源、人类繁衍、历史文化、伦理道德、
宗教信仰等多个领域,是苗族民问口传的一部百科全书。
413
黔三省市接壤处,当地人素有一步跨三省的说法。这里西南部有海拔1195米的莲花山jffI摩
天岭,北有串流不息的清水江,南有高岩河,中有横贳南北的兄弟河,境内层峦叠嶂、溪流
纵横。正是因为这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减少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当地的还傩愿仪式基
本上以原始形态保存至今;二是群众基础,花垣县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且是苗族聚居县
之酋。前面陈述到,楚地尚信巫鬼,疾病除行医外就听命于巫,可见巫文化在人民心中的地
位之深。正是因为这种深厚的宗教信仰,为傩戏班子的生存创造有利条件,傩仪活动在全县
各乡镇盛行,形成多个傩戏班子,并形成其自有的艺术特色和风格;三是历史传承,花垣的
傩戏的形成最迟不会晚于清嘉靖年间,因为《明史》和《永绥厅志》对傩愿戏有一些描述。
由于古代的花垣开发较晚,交通阻塞,形成了一种封闭的社会环境,有如世外桃源。因此,
还傩愿仪式保存相对原始。此外,在贵州傩愿戏的唱词中有:“我祖你原是湖南湖北人,来
在云贵显神威,”由此推测,湖南的傩戏形成应该比贵州还要早。九百年来,这个地区傩愿
戏的法事程序,动作形式比较古朴,基本上保留了古代形态,至今没有多大的变化。
二、还傩愿仪式中的音乐
。还傩愿”苗语称为“腔龙”,“腔”即“演”,“龙”即“傩戏”其在花垣县苗族人民的
生活中有着悠久的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