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电子元器件与项目训练 授课教师:余菲 第2章 双极型晶体管 教师:余菲 电子邮件:yufei198275@oa.szpt.net 电话讨论主题: 1.晶体管结构与分类 2.晶体管的直流特性 2.1晶体管的放大原理 2.2晶体管的直流电路 2.3晶体管的反偏特性 3.晶体管的开关特性 4.晶体管的设计 2.晶体管的直流特性 2.1晶体管的放大原理 扩散长度的含义: 超量载流子浓度下降到0时候的扩散距离 PN结扩散与复合的关系: 边扩散变复合,形成稳定的浓度梯度,最后少子浓度下降到0,扩散流完全转化为漂移流 理解PN节电流公式: 精神的精髓: BE 之间的电压决定了BE之间的电流,但是BE之间的电流绝大部分都漏到了C那里去了,漏的和不漏的成比例,所以有电流放大作用 问题:为什么两个二极管不能实现放大? 猜想:什么能影响放大倍数? 从PN节电流公式出发: 但是,如果基区很小,则载流子不用一个扩散长度就恢复到零,而是用一个基区的宽度就恢复成零L-W 计算题 已知一个晶体管的发射效率有99%,而基区输运系数为98%,求该晶体管的共发射极放大倍数,共基极放大倍数。 关于放大倍数影响因素的讨论: p129-139 设计晶体管重要考虑,课程重要要求 1.发射结电子空穴复合以及发射极重掺杂 2.基区变宽效应 2.2晶体管的直流电路 NPN晶体管是电子传输过程 放大倍数与特征曲线: 输入特性/输出特性 2.3晶体管的反偏特性 晶体管的反向电流是晶体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包括ICBO,IEBO和ICEO 。 反向电流过大的危害:    降低成品率 (反向电流不受输入电流控制,对放大作用无贡献,而且消耗电源功率使晶体管发热,影响晶体管工作的稳定性,甚至烧毁 )    所以,希望反向电流越小越好 。 ICBO 当发射极开路(IE=0)时, 集电极-基极的反向电流 反向电流=少子电流+多子电流 +杂质电流 ◆锗晶体管的反向电流:反向扩散电流(少子电流) ◆硅晶体管的反向电流:势垒区的产生电流(因为势垒区的产生电流是由势垒区中的复合中心提供的)多子电流 IEBO 集电极开路(IC=0)时, 发射极-基极的反向电流 ◆锗晶体管 ◆硅晶体管的IEBO完全与ICBO类似 注意 晶体管的反向扩散电流和势垒区的产生电流是很小的。 引起反向电流过大的原因往往是表面漏电流太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搞好表面清洁处理及工艺规范是减小反向电流的关键。 ICEO 基极开路(IB=0)时, 集电极-发射极之间反向电流 β: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 说明 ▲要减小ICEO,必须减小ICBO。 ▲电流放大系数β不要追求过高 (因为ICEO太大,会影响晶体管工作的稳定性) 晶体管的击穿电压 ▲晶体管的击穿电压是晶体管的 另一个重要参数 ▲晶体管承受电压的上限 ▲击穿电压有 BVEBO BVCBO BVCEO BVEBO和BVCBO BV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极与基极间的击穿电压,由发射结的雪崩击穿电压决定。 对于平面管,由于发射结由两次扩散形成,在表面处结两边杂质浓度最高,因而雪崩击穿电压在结侧面最低,BVEBO由基区扩散层表面杂质浓度NBs决定,所以BVEBO只有几伏。 ▲硬击穿(图中曲线甲): BVCBO:集电结的雪崩击穿电压VB ▲软击穿(图中曲线乙): BVCBO比VB低 BVCEO BVCEO 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 之间的击穿电压。 BVCEO与BVCBO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BVCEO测试的电路图 测试时经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负阻击穿现象。 (当VC达到BVCEO时发生击穿,击穿后电流上升,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