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文件格式C046检修工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司文件格式C046检修工艺,工艺文件格式,火电厂锅炉检修工艺,电气设备检修工艺,配件检修报告格式,检修文件包,检修文件包编号,文件格式转换器,红头文件格式,文件格式

#2机C046液力偶合器检修记录 批准: 审核: 编制:冯林 2008年6月14日 CO46液力偶合器检修工艺 1.设备型号及结构概述: 1.1参数: 型号 CO46 额定传递工率3200kW; 调速范围25%~100%; 额定滑差率≤3%; 总效率 95%; 齿轮增速比141/85; 输入齿轮转速2985r/min; 主动轴转速4782r/min 1.2结构概述: 液力偶合器是借助流体(油)传递动力的机械。泵轮转子与电机相连,涡轮转子与泵转子相连,泵轮与涡轮由旋转外壳中油连接,传递力矩的大小决定于工作油腔室的充油量,而充油量的多少可由勺管控制。充油泵由润滑油泵(齿轮泵)与工作油泵(离心泵组成),通过齿轮与泵轮转子连接,满足偶合器工作中润滑和工作需要。采用偶合器的目的是通过调节给水泵的转速,大大的节约厂用电,满足了机组调峰需要。 CO46液力偶合器结构包括一级增速齿轮及调速型偶合器,两者置于同一箱体内,偶合器为单腔勺管式(见图1)。各轴承均为滑动轴承,强制润滑;泵轮及涡轮轴均有双向瓦块式推力轴承;润滑油与工作油合用一油箱。润滑油系统包括主给水泵、前置泵及电动机的轴承润滑。工作油泵与润滑油泵同轴安装于偶合器箱体内,由增速齿轮主动轴经过传动齿轮带动工作。 低速端轴由扰性齿形联轴器与电动机轴相连接。高速端与泵轮相连接。涡轮轴由扰性齿形连轴器与主给水泵轴相连接。 泵轮、涡论、转动外壳之间形成两个腔体:由泵轮与涡轮间组成工作油循环;由涡论与转动外壳间漏油腔。勺管在泄油腔,它能沿径向移动,改变勺管的径向位置就可改变泵轮与涡论的充油量,从而改变负载的转速。 图1 2.检修工艺: 2.1拧去热电偶及速连杆连接装置,并放去存、油。拆去偶合器与电动机连轴器进出油管、联轴器上下罩壳,拧松联轴套两端螺栓,取下联轴套,将内齿套移向两侧。 2.2拧下箱体与箱盖连接螺栓,箱顶处长螺栓和各轴承处螺栓拧下调速机座与箱体连接螺栓,取下调速机座。 2.3用行车吊箱盖时,用两个顶箱盖的螺栓顶起箱盖后,才可起吊,起吊时应缓慢进行,保持箱盖水平,当箱盖高出大齿轮顶部时,及移出至检修厂地放平。 2.4吊出箱盖后进行下列测量工作,并与制造厂数据比较,作为调换零件的依据,并作好记录。 2.5测大齿轮(主动轮)与小齿轮(被动轮)的要 合切向间隙:用软铅丝涂上黄油在齿面上,轻轻盘动齿轮 ,取下被压铅丝,分别测量几点,取其平均值作记录。 2.6测量工作油泵与大齿轮轴端斜齿轮间隙,方法同上。 2.7拧下泵轮和旋转外壳连接螺栓,同时拧下供排油腔与箱体的连接螺栓,分别将各道轴承上瓦用细铅丝扎好随各轴吊出(涡论轴瓦除外)。 2.8分别起吊大齿轮、小齿轮和涡论。将三根传动轴支撑在清洁的专用支架上。 2.9拆除工作油泵的斜齿轮、传动齿轮及两端轴承盖螺栓。取出轴承盖、上瓦和横轴,随后拆除工作油泵与箱体结合面螺栓,将工作油泵缓慢吊起至检修场地。 2.10解体、清理并检查泵轮、涡论与供排油腔。 2.10.1拧下涡论与涡轮轴的连接螺栓,取出涡轮及转动外壳。再用胀口钳取出排油腔上孔内的弹性挡圈,取出导向键和勺管.然后拧下供、排油腔中分面螺栓,取出排油腔,分别取出ф80mm与ф75mm轴瓦,继续取出推力瓦块,最后吊出涡轮轴. 2.10.2用煤油清洗泵轮、涡轮轴,擦干后检查两根轴推力盘工作面及轴颈的磨损情况,必须进行研磨。 2.10.3测量泵轮与涡论转子晃动值;将转子放在专用的架子上或车床上进形效验。把百分表的触头分别垂直放置于被测各部位(圆周分成6—8等分),表的读数调整到零位。缓慢盘动转子,记录各部测量数据。 2.10.4清洗轴瓦和推力瓦块,检查轴瓦和推力瓦的磨损情况和合金有否裂纹、脱落、气孔等缺陷。若发现上述情况,应先清理油污,进行补焊,然后进行修整。缺陷严重时应换新品。轴瓦的接触面接处不良时,必须进行修刮,并用红丹粉检查至合呼要求为止。推力瓦块合金工作面与推力盘接触情况可根据印痕鉴别,如果不符合要求应进行修刮。 测量轴瓦和推力瓦与轴、推力盘的组装配合间隙,并做必要调整和记录。 2.10.5清洗、检查勺管 、勺管套、导向键。 2.10.6清洗、检查供排油腔 ,测量各部位的配合间隙,并作详细纪录。 2.11清理、检查大齿轮,步骤如下: 2.11.1用煤油将大齿轮和轴清洗后作宏观检查。 2.11.2检查大齿轮轴颈处的磨损,测量泵轮轴的晃动值。 2.11.3测量晃动值和齿隙。 2.12工作油泵与润滑油泵的检修: 2.12.1拧下工作油泵叶轮前并紧螺母,取出叶轮。随后拆除支承架与隔板、润滑油泵体和润滑油泵吸入腔三者联结螺栓,取下润滑油泵吸入腔和泵体隔板,

文档评论(0)

wd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